馬偕醫院日前接獲一名91歲男性因為疝氣就診,意外發現腹部下方有一個10公分大的腹主動脈瘤,一旦破裂,死亡率可能高達9成。
醫療人員考慮患者年長,恐怕難以承受傳統開腹手術置換血管的治療,改以置入動脈支架,形同在膨大的血管前後架接一段海底隧道讓血流通過,防止強大血流繼續衝擊已經膨大的動脈瘤,也防止這個肚子裡的不定時炸彈爆炸。
鍾姓患者原本是因為疝氣求診,當時的主治醫師劉滄柏檢查時發現,患者的腹部下方有一個會「搏動」的硬塊,經安排電腦斷層檢查發現,竟然是一個10公分大的腹部動脈瘤。
馬偕醫院心臟外科主治醫師簡禎彥表示,腹主動脈瘤其實是血管像吹氣球一樣異常膨大,常見於60歲以上、男性,有抽菸、長期高血壓或肺部阻塞性疾病等患者身上。
由於7成腹主動脈瘤患者早期多半沒有症狀,患者常在健檢或因泌尿道、腸胃道等問題,接受腹部超音波檢查時才發現,部分病人則類似這位老先生,是在無意間發現腹部的搏動腫塊才緊急會診開刀治療。
雖然沒有症狀,但是腹主動脈瘤宛如腹腔內放著一顆不定時炸彈。一般來說,大於5公分的腹主動脈瘤便需手術處理,若大於7公分,5年內破裂機率高達8成。
簡禎彥表示,傳統腹主動脈瘤手術需在腹部劃上20公分傷口,再將主動脈膨大處切除後,縫上一段新的人工血管。至於腹主動脈支架則是在支架內有人工血管,等於是從血管內部將人工血管置入,再固定在動脈瘤前後的健康血管內,就像是海底隧道。手術時,只要經由兩側鼠蹊部約2公分傷口將支架置入。目前健保已給付。
自由時報
專業級的影像判讀醫療團隊,為您重新判讀高階影像報告電腦斷層(CT) / 磁振造影(MRI),協助您提高影像報告的準確性,讓您在醫院的檢查結果更加透明與瞭解!
雷特捷股份有限公司 http://www.2ndopinion.com.tw/index.html
2011年8月31日 星期三
腹主動脈瘤裝支架 防不定時炸彈
天熱腹痛多 飲食清潔、多喝水
天氣炎熱,彰化地區醫院最近收治腹痛患者之中,半數是急性腸炎,另外一半是急性腎臟炎,醫師建議注意食物的清潔和保存,常在戶外工作的民眾應多喝水。
秀傳紀念醫院急診部長黃炳文昨說,高溫環境細菌快速孳生,食物沒趕快放進冰箱或處理不乾淨,食用可能引發急性腸炎,近7天內腸炎病人是平常3倍,急診室常在1小時內擠滿腹痛、腹瀉腸炎患者。
有些患者腹部劇痛到院,以為吃壞肚子,因沒腹瀉症狀,醫師改用超音波、電腦斷層進一步檢查,原來是腎結石排不出來,「卡」在輸尿管,尿路不通順引起疼痛。
「腎結石患者都從事不能吹冷氣的工作。」他說,病人有的是建築工人、修車工、農夫、業務員,平日喝水不多,不知道腎臟有結石,連續曝露高溫環境大量流汗卻沒經常補充水分,導致尿液濃縮,小結石黏在一起排不出,又妨礙排尿,引發急性腎臟炎。
黃炳文建議民眾,每天至少喝水2000cc,每小時喝水200cc到300cc,在強烈陽光下曝曬,大量流汗時可多喝一些水,能保護皮膚不乾皺,又避免躲藏體內的腎結石作祟。
【2011/08/23 聯合報】@ http://udn.com/
專業級的影像判讀醫療團隊,為您重新判讀高階影像報告電腦斷層(CT) / 磁振造影(MRI),協助您提高影像報告的準確性,讓您在醫院的檢查結果更加透明與瞭解!
雷特捷股份有限公司 http://www.2ndopinion.com.tw/index.html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