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3月30日 星期五

【運動小知識】-『聰明的DIY賽中補給品』

 


 


大家都知道比賽前要吃東西,賽前2到3小時要先吃500大卡左右的食物,跑「半馬以上」的距離大概就需要每小時補充30到60克的碳水化合物;如果持續跑3小時以上,就需要每小時補充60到90克。除了大會提供補給品,也可以自己製作賽中補給喔!簡單又方便更不需要花大錢,讓你在賽中能量滿滿。


 


運動飲料


 


像Gatorade(國外運動飲料)每8盎司(大約等於224克)提供14到18克的碳水化合物,也含有各種不同種類的碳水化合物,例如:葡萄糖、果糖,它們很容易被人體吸收轉換為能量。通常運動飲料中也含有電解質。


 


DIY準備700c.c.的水加入8茶匙的糖,2茶匙的蜂蜜,1/3茶匙的鹽巴和1茶匙的檸檬汁。


 


能量膠


 


一包能量膠中含有22到29克的碳水化合物,市面上有很多種類,也幾乎含有電解質,吃的時候配水比較好吞進去,能夠補充能量。


 


DIY能量膠吃下去就是一個字「甜」,而且又稠稠的,如果要找到比較合適的替代方案,我們平常去吃西餐時,餐桌上附贈的小包果醬都就是美味的替代品,這小包裝裡提供13克的碳水化合物,同時也有葡萄糖和果糖(這是國外的說法,建議大家還是看一下營養標示再買)。


 


咖啡因能量補給品


 


含咖啡因的能量膠和嚼錠,通常一包中含有50到100毫克的咖啡因,這類補給品通常可以提振精神,可以幫助我們燃燒能量,耐力也更好。


 


DIY星巴克的Doubleshot(罐裝咖啡),裡面含有2份濃縮咖啡、牛奶和糖,這一小杯就含有130毫克的咖啡因,而且不會那麼甜。小編自己賽前會先喝一杯黑咖啡再上路,通常會泡濃一點,也可以加鮮奶,但是對乳製品比較敏感的人就不要加,免得半路…XD


 


能量棒


 


像是PowerBar這類產品提供22到45克的碳水化合物,還有一定含量的蛋白質,讓肚子不至於空蕩蕩。


 


DIY2個fig bars(美國製的零食)有90大卡,其中,麵粉、無花果和糖總共有22克的碳水化合物。小編也喜歡帶1、2個巧克力,例如:士力架Snickers和77乳加巧克力在身上,要小包裝的那種喔!雖然有時候融化不太好吃,但是比較有飽足感。


 {參考資料:Runner’s World/May 2011}


“Have a dream, make a plan, go for it. You’ll get there, I promise.”

【輕鬆一下】-


“Have a dream, make a plan, go for it. You’ll get there, I promise.”


「擁有夢想,定下計畫,付諸實行。你一定可以辦到,我保證。」─Zoe Koplowitz


Zoe罹患多發性硬化症multiple sclerosis,拄著拐杖用很慢很慢的速度,完成紐約馬拉松。


2000年,她用36小時9分創下世界上最慢女子馬拉松跑者的記錄,直到去年她已經完成23個紐約馬拉松,如此不放棄生命的熱忱,可以感染身邊的人,只要她經過親友團的身邊,掌聲四起,每個人都為她加油,看到這樣的故事,感覺自己也可以離夢想近一點。








 



【Q&A小問題大解答】-最近傷上累積了很多大小傷,像是肌肉拉傷和扭傷,要怎麼處理比較好呢

Q. 小問題

最近傷上累積了很多大小傷,像是肌肉拉傷和扭傷,要怎麼處理比較好呢?

A. 大解答

我們常聽到的肌肉拉傷,其實就是在說輕微的肌肉撕裂傷。通常來說,物理治療師會把肌肉拉傷分成3個等級,第一級只有5%或更少的肌纖維撕裂傷,只需要1到3週完全的休息就能痊癒;第二級是更大面積的肌肉拉傷,那就需要3到6週的修復期;到了第三級肌肉不只是撕裂,更嚴重會到斷裂的情況,這時候需要進醫院動刀,或是要花很長時間休息才可以。

★ 避免方法

當肌肉過度伸展和過度使用的時候,它再也負擔不了這些力量就會受傷,如果天氣冷更容易發生,先來談談怎麼避免吧!

1. 適當的暖身非常重要,這是最基本的觀念,但是很多人都做不到,大家會問怎樣才算暖身,要到微微出汗才算喔!所以運動前小跑步和伸展運動不能少,天氣冷的時候可以穿保暖的衣服暖身,身體比較容易熱,熱身時間也可以縮短。

2. 伸展時,要慢慢延伸肌肉,不要一下子拉太快,沒運動前就拉傷就糟了!

3. 還有訓練量要慢慢加上去,感覺舒服最重要,不要硬撐,最保險的訓練量是一星期增加10%,例如:每週跑5K,下星期增加到5.5K,這樣最不容易受傷。

4. 身體疲勞時也不要勉強運動,先休息養好體力,才能讓體能更強壯。

更進階一點的做法,定期進廠維修─肌肉按摩,很多選手都跟小編說,他們一星期會去一次,受傷後,新生的肌肉比原先的肌肉更柔軟。找一個好的按摩師,跟他溝通容易拉傷的地方,他會幫助你按摩放鬆,肌肉會好的更快,更不容易受傷。


Tip. 
從小編經驗說起,最近也是肌肉拉傷的受害者,拉傷的地方是在左腿膝蓋上方的股四頭肌,剛開始都以為是膝蓋受傷,所以很擔心的去找醫生,看完之後才發現只是肌肉拉傷。結論是,受傷久久不好一定要去找醫生,這樣他才能真正找出問題在哪裡,更重要的是,身邊所有人都跟小編說,先養好傷再跑,真的!因為小編負傷跑半馬,現在更嚴重了,受傷就不要勉強,以免以後會變成長期的舊傷,這樣會很困擾的。


{參考資料:220 Triathlon/February 2012}


2012年3月29日 星期四

【健康小叮嚀】-『讓腦袋休息吧!』


 


有沒有過怎麼跑都不舒服,覺得腳跨不出去,手臂抬不起來,回想一下昨天的狀況,喔!好像只睡了5個小時,但是感覺一點都不想睡阿!「他們的身體已經非常疲累,但是精神還很清醒。」睡眠治療師說,下面就來幫大家找回瞌睡蟲,讓大家有好眠。


  


問題1:跑得太多,時間太晚 


  


Runner’s World的特約編輯Nick Anderson說:「失眠的跑者通常會越跑越遠,直到累壞才罷休。」這種症狀通常伴隨著難入睡,加上跑步激發了腎上腺素(adrenaline)和腦內啡(endorphin)越跑越嗨,這樣當然更難睡了。專家建議大家,睡前2小時不要出去跑步,一星期只要增加10%訓練量就好了。


  


★ 解決方法:


睡前2小時不要跑步。如果你選擇下午出去跑步,不要碰咖啡因和提神飲料,它們的威力可以持續到晚上,比較好的替代方案,就是無咖啡因飲料,或是補充電解質的天然飲料,例如:「椰子水」就是很棒的選擇。


 


問題2:喜歡睡大頭覺 


 


跑者需要更多睡眠─菁英選手Paula Radcliffe就說過,她晚上要睡滿11小時,但這不表示你們就可以按下「貪睡鬧鈴」倒頭繼續睡。愛丁堡睡眠中心(Edinburgh Sleep Centre)主任Dr Chris Idzikowski建議,每天睡「7個半小時」最健康,剛睡的前2小時最重要,這時間身體會分泌生長激素,可以讓肌肉組織更強健,還有助燃脂喔!


 


★ 解決方法:


晚上睡7個半小時。人家都說睡前不要吃消夜,但是吃一些堅果、火雞肉,這些食物有豐富的色胺酸(tryptophane)和必須胺基酸(essential amino acid)能幫助睡眠。


 


延伸閱讀:【飲食小指南】-『吃點心也能幫助睡眠!』https://www.facebook.com/note.php?note_id=303494533049455


 


問題3:輾轉難眠 


 


賽前一晚,就連經驗十足的老手都會想著,要怎麼迫PB才好呢?這時候記住:把腦袋中的這些問題拋掉,張開眼睛看一看四周環境,轉移注意力之後,慢慢就會看到周公現身。


 


★ 解決方法:


手腳暖和比較好睡。有個辦法就是將房間佈置成適合睡眠的環境,有一個重要條件是「溫度」,研究顯示,手腳冰冷的時候不容易入睡,甚至容易半夜醒過來,等到手腳溫暖之後,就容易睡著了,床邊放雙襪子吧!它可以變成你的睡眠良伴。




{參考資料:Runner’s World Beginners/February 2012}


2012年3月27日 星期二

【運動小知識】-『拜託水泡不要來!』


 


有時候跑得太開心忘我,就會忘記一些疼痛,當把鞋子脫掉那一刻,突然發現起水泡了!多麼令人苦惱阿!要用破還是不用破都很糾結,特別是在比賽前,大家都不想忍受腳上一個個痛處,賽前把它處理掉,如果有醫生可以諮詢,可以問他有沒有任何安全的處理方法,或是用下列簡單的方式。


 


造成原因


 


原因可多了,當鞋子和襪子不停摩擦腳的時候,身體自然防護機制啟動,水泡就形成,它是腳的氣墊,裡面充滿組織液,如果繼續磨擦,它可能就破掉,這時候傷口變得更痛。為了避免這種讓人頭皮發麻的痛苦,太鬆或太緊的襪子、跑鞋是第一兇手,把他們從鞋櫃中清掉吧!


 


家用小秘方


 


為了明天的訓練,可以先在家中處理一下,讓腳可以繼續跑。最好選擇利一點的針,比較容易刺破水泡,先用酒精消毒針頭,從水泡邊緣刺破,拿乾淨的衛生紙輕輕按壓,把組織液擠出來,這動作很痛,要忍一下啊!之後用清水沖洗傷口週圍,再拿紗布蓋上,建議大家把紗布對折,讓它厚一點,穿鞋子比較不容易痛。


 


上跑道


 


如果跑步的時候還是很痛,把紗布拿掉換上OK蹦,在傷口周圍塗上凡士林,再穿上襪子,這樣可以減少摩擦力,跑步的時候也沒那麼痛。


 


事先預防措施


 


如果可以買無接縫的慢跑襪,能預防被襪子車線擦傷的情況,還有穿厚襪子,或是穿兩雙薄襪,記得在比賽前先試穿過,以免當天出狀況,還有跑鞋最好不要穿新買的,跑過1、2個月會比較恰當,不容易磨腳。


{參考資料:Live Strong


【小編報馬仔】- 『鐵人一姐李筱瑜稱霸新加坡70.3!』

3/18才剛結束的Aviva Ironman 70.3 Singapore半程三鐵賽,台灣鐵人一姐李筱瑜勇奪分組女生冠軍,實在太厲害了!


 



  


這場比賽對筱瑜來說是今年第一場熱身賽,從前年10月夏威夷Ironman 226 Kona奪下分組排名第3,以9小時59分創下佳績,直到這次賽前不斷調整自己的狀態,看到她在馬拉松場上不斷奪冠,甚至突破場地和自己的紀錄,有這些比賽讓她對自己更有自信,果然,一姐沒有意外的拿下分組第1,女子總排名第7的好成績。


  


為什麼飛去新加坡?


  



 


提到她為什麼想要選擇新加坡場,這場比賽是設定為Ironman三鐵國際賽的第一場,「一方面是時間點剛剛好符合第一階段的自我測試,二方面也是之前都參加226公里長距離的比賽,所以也想挑戰113公里的距離,測試自己在不同距離的比賽中的強度調整;另一方面也是經費的考量,因為今年在亞洲區沒有太多的三鐵國際賽事可以選擇,對於今年目標挑戰Kona的冠軍總決賽的資格來說,整體的比賽花費都是較大的負擔。」筱瑜說。所以筱瑜先選擇離台灣最近的地點來當今年的開頭,只能說這是一個好的起點,她又離Kona頒獎台前進一步了!


 


賽事介紹


 



   


另外,相信大家也很好奇國外的比賽和台灣有什麼不同,像是墾丁Ironman70.3一樣,第一階段的游泳項目也是海泳,但是在墾丁是相同水道游2圈,新加坡則是2圈不同水道,第二圈會游到更外圍的區域,海浪較大,當然難度也會提升。


  


而自行車部分有3圈,「從第二圈開始速度會受到較慢選手的牽制,比較不理想,而比賽規則是轉彎時『不能超車』,加上路面較不寬敞,所以曾經好幾次在轉彎的時候,因為前面選手太緊張必須放慢速度。」筱瑜說「心裡雖然很急,但是看到他們握著把手的手在微微顫抖,很怕會太逼近他們會造成嚇到他們,所以也只能遠遠地喊『faster!faster!』替前面的選手加油!」長程比賽受到路線的限制,這時候就是磨練耐心的考驗,如果一下子想搶快,可能就會發生摔車的精彩畫面XD喔不!那樣真的很危險,這就是長距離賽考驗耐性和體力的地方。


  


比賽當天溫度還有34度,這樣炎熱的天氣下比賽就是拿出鐵人精神的時候,但是,「路跑部份都有樹蔭,所以雖然有34度也不覺得太熱,還有路線都是在East Coast Park的國家公園舉行,所以人車分道,也比較安全。」筱瑜說。


  


Let’s kill each other


  



  


「騎車的時候,有另一個女選手一開始就殺氣騰騰,朝著我逼近,我也不甘示弱往前超車,結果不知怎麼的激起了對方的鬥志再度超前,我當然也不能落後!就這樣我們兩個就這樣一前一後互不相讓,而且彼此都很激動,僵持了一段時間。」筱瑜說,這時候心中的戰火和身體的溫度引爆到最高點,「面目猙獰向對方嘶吼『Let’s kill each other!』就在那時我們都噗哧笑了出來。」凝滯的氣氛就這樣消失。


 


比賽的時候,雖然氣氛劍拔弩張,但是選手之間其實都會冒出不一樣的火花,有時候是互不相讓的對手,有時候又像是難兄難弟,「不同選手有不同的性格和習慣,這就是比賽好玩的地方,不只是去突破成績,而是每次的比賽中都有新的互動和感受。」筱瑜說,賽場的魅力就是這樣,所以才讓人離不開阿!


  


背後的支持和感謝


 


     


 


筱瑜這次奪冠也讓國外選手眼睛一亮,因為這是台灣選手第一次在國外Ironman 70.3三鐵賽得到分組女子冠軍,她非常感謝經紀團隊 ─ 姊姊李筱娟和陳惠君導演,新加坡好友Ling Er 和Alan Soh帶她去勘查場地、路線指引和拍照,幕後團隊的付出是選手進步最大的動力。


  


當然也要大大感謝自己的贊助商,「在裝備上有Ceepo贊助的計時車,新加坡Eddy贊助的Ruby車帽和泳鏡,吳老闆的BONT車鞋。」筱瑜說,期待看到更多企業贊助選手,有了好的工具和經費,選手可以無後顧之憂的訓練和參賽,這是台灣目前最需要的一塊,希望看到更多人站出來支持運動,這就是給選手最大的鼓勵。


    


現在只是開頭,第二階段的訓練即將展開,「還有很多進步的空間,我將繼續挑戰自己,為自己和台灣贏得更多佳績!」筱瑜說,大家一起為她加油吧!鐵人一姐加油!


  


     {參考資料和照片:TJ Lee團隊}


2012年3月26日 星期一

【運動小知識】-『短時間運動,也有高效率』


 


想更有效的利用午休時間嗎?沒有什麼事比跑步更適合了!最少可以利用15分鐘的時間讓身心都放鬆,還有保持好身材。這就讓身體暫時離開辦公桌吧!持續3個星期之後,就會習慣這種中午的休閒時光。


 


進攻階梯


 


花5分鐘上下樓梯,然後跑上一層樓再走一層樓(大概2段階梯)。走30秒,跑2層樓;走30秒,再跑3層樓。下一輪之前,做一下伸展,在進行下一輪。


 


找個跑友


 


可以找1個或2個朋友一起跑,可以拉速度。暖身後,跑30秒再走30秒,持續5分鐘的循環。之後就輪流領頭控制配速─跑1到3分鐘,再走1分鐘,重複2到4個循環,每個循環可以加快速度或延長時間。


 


多走動


 


辦公室沒地方可以沖澡?那可以把「收操」的時間拉長。跑步前先走5到10分鐘暖身,剛開始用輕鬆的配速跑30秒,再走30秒,走10分鐘收操,這樣比較不容易飆汗,之後用乾毛巾擦乾就可以了。


 


善用辦公桌


 


小空間可以大利用,辦公桌也能成為小型健身房,鍛鍊核心肌群和下半身肌肉。這套動作可以重複2到4次。


 


★ 首先將手放在辦公桌邊緣,做10到15下伏地挺身,每次停留10到15秒:


 



 


http://www.youtube.com/watch?v=eC_9Wqj4ojc


 


★ 接著做下半身鍛練─弓箭步蹲舉:


  



  


http://www.youtube.com/watch?v=o7s93iLUDPA


  {參考資料:Runner’s World/March 2012}


2012年3月22日 星期四

【飲食小指南】-『吃點心也能幫助睡眠!』


 大家都喜歡宵夜,但是也討厭它,就怕吃進去讓身體長幾吋肉,但是選對點心可以幫助你補充維他命,吃一些對身體很不錯喔!還有一些食物可以幫助睡眠呢!




糖分


如果點心裡的糖分含量太高,吃一點就讓我們血糖飆高,身體會處於醒著的狀態無法休息。但是,稍微吃一點點甚至可以控制體重!想吃東西又怕胖的人,可以選擇蔬菜和水果來當點心,例如:「蘋果」和「橘子」就是熱量低又能滿足口慾的好選擇,各種果乾像是,「無花果乾」、「棗乾」和「梅乾」都是睡前點心的好選擇。


 


色胺酸Tryptophan


是人體不能合成的胺基酸,所以它必須從食物中攝取。當晚上想吃點心的時候,就可以選擇含有色胺酸的食物,它可以刺激血清素(serotonin),這種機速幫助頭腦冷靜和助眠,「堅果類」就是好選擇,它使血清素增加,也讓你感覺放鬆。睡前一把堅果也能補充纖維和抗氧化劑(antioxidant),抗老又幫助腸胃蠕動。


另外還有低脂牛奶、起司和優格,都含有豐富蛋白質和色胺酸,吃這些小點心還有助眠功能。


 


助眠食物


睡前喝一杯溫牛奶也有助眠效果,或是吃一碗燕麥片、全穀類的麥片加入低脂或無脂牛奶;香蕉切片搭配吐司,或是吐司塗上花生醬,注意花生醬熱量很高,不要塗太多囉!挑選重點就是成分裡最好含有「色胺酸」、「複合性碳水化合物」、「鈣」和「無脂蛋白質」,選擇含有色胺酸的食物,搭配蛋白質效果會更好。


如果想要減肥的人,可能會控制睡前點心在100大卡,甚至你不計較熱量,睡前點心也不建議超過200大卡。


 


睡眠干擾者


大部分重口味的食物都會影響睡眠,辛辣食物會刺激腸胃、心跳加快,讓我們精神一振,很油的食物難消化,晚上就難睡了!更不用說含有咖啡因的食物,提振精神的效果很好,可樂就是其中之一。吃太多難消化就會囤積在身體裡變肥肉


另外,如果不希望半夜找廁所,睡前1個半小時最好少喝水。


 


   {參考資料:Live Strong}


【小編特稿】-『人生半馬初體驗,臺北國道馬完賽感言』

『人生半馬初體驗,臺北國道馬完賽感言』


這次小編從拿相機變成穿跑鞋,之前都說別人的故事,現在突然要說自己的故事,有點害羞呢!從去年到現在去了多場馬拉松、路跑和三鐵賽,一場比一場更有感覺,看著大家衝進終點的幸福表情,不禁想著:

「這個人是我該有多好,我也想要有這樣的笑容。」

所以2012年我送給自己一個禮物,就是一場半馬,也就是國道初半馬,剛報名時,跟很多人炫耀著我要跑路囉!結果…比賽前幾週,沒照顧好身體,傷到左腳股四頭肌,心裡開始有淡淡的憂傷,本來想要認真訓練,卻又有很多因素練不起來,受傷前,頂多跑過10K,受傷後,有兩個星期完全沒跑,就這樣帶著微微酸痛的腳去參賽。心裡想著如果沒完賽,就當作沒發生過這件事好了!畢竟自己還有小編的尊嚴嘛XD

比賽前天沒睡好,只睡了4個小時吧!(這是不良示範,大家賽前睡飽一點!)結果比賽的那個早上,之前沒有任何參賽經驗,就算到馬場好幾次,那天看到這麼多跑者,想到我也是跑者耶!心情很興奮又緊張,結果忘了戴護具…

本來賽前最擔心的因素,我竟然沒有顧到,上了起跑線之後才發現,就這樣帶著一點點不安上場了!經過幾分鐘擠在一群人中,終於跑出去了!這時候心情很放鬆,因為覺得自己腳痛就不會有太多拚成績的壓力,剛開始5K非常順,每公里配速都差不多,隔2.5K就會進水站,還可以享受奔跑的快感,感受整條路線的小細節,橋的接縫處的吱吱作響、跑者間的對話、害羞的偷看躲起來噓噓的跑者XD,轉變來了…

當時排廁所大概停留了幾分鐘,一跑起來橫隔膜附近痛了起來,經過一段調整,終於又好了!每跑幾K就感覺身體有種麻麻的感覺,心情很嗨,身體卻有點調不過來,等這種感覺結束,又能跑幾K,就這樣的輪迴,終於跑到折返點前2.5公里的水站,迎面而來的跑友跟我說,快到折返點囉!這時候…怎麼覺得那麼遙遠阿?我是不是多跑了阿?就這樣過了10K折返點,有點撞牆了,還是撐下去,撐到14K多一點點,啊!整個連跑都跑不動,腳底脹痛、呼吸調不過來,開始用走的,一路上還好有男友可以陪我,一路走回去中途就算想跑也跑不起來,吞了一包能量膠,竟然「一點感覺都沒有」!一路上就這樣吃了一點香蕉,還是覺得非常餓,腳也不幫忙,就這樣的走在大太陽下,還好折返時已經是背對陽光,只有背面變成烤肉,看著迎面而來的全馬組,臉上表情就是痛苦還有滿頭汗水,很想幫他們大聲加油,但是沒有太多力氣了…就這樣走回終點。

雖然成績很難看,但是進終點剎那,感覺很奇妙,我是跑者耶!馬拉松跑者!看著第獎牌和毛巾的工讀生,想著自己之前都卡在他們之間,拿著相機對選手猛按快門,結果現在從他們手上接過獎牌汗毛巾,喜悅的感覺超過一切,當下是一種感動,腳很痛全身都是汗卻覺得很值得,一點後悔的感覺都沒有。

隔一段時間,下半身完全痠痛僵硬,精神怎麼這麼好呢!為什麼感覺不到疲倦,明明全身流汗到皮膚上有鹽巴結晶,應該會想倒頭就睡,卻覺得沒那麼疲倦,然後開始想著要下一場想挑戰什麼路線呢?這就是常常聽到的馬場的魅力吧!好真實的感動。

聽說每個人的第一場比賽都會有小狀況,雖然不完美,但是心情卻很完美,小編這種小弱腳也能完賽,而且沒被關門喔!我都做得到,為什麼其他人不行呢?一路上有人就算用走的,裁判車過去都不願意上,直到快倒下才想上車,這種永不放棄的精神就像每個人的生命態度一樣,我覺得自己離不開了!就算腳還在痛,也已經報名下場比賽,想就這樣一直跑到跑不動為止。

P.s. 希望不運動的人都來跑步,報名只不過就是填一張表格,比賽只不過就是穿一雙跑鞋嘛!哪有那麼難呢!只要有心人人都能完賽。不過,要提醒大家,賽前作息、飲食、暖身,賽中補給、防曬,還有賽後恢復收操一定要做,受傷就無法繼續享受快感了!你說是不是?!

don1don小編碎碎念分享

 




2012年3月20日 星期二

【運動小知識】-『為什麼練那麼勤,還瘦不下來呢?』


 


為什麼瘦不了?持續2、3,甚至4小時長跑,不是會消耗驚人的熱量嗎?都跑馬拉松這麼久了,每天早上很期待的站上體重機,卻發現刻度都停留在同個位置,有時候甚至會增胖。這其中有很多原因,一般來說都是補給的問題,還有飲食習慣、荷爾蒙失調等等問題,都是瘦不下來的原因。


 


你更餓了!


 


隨著訓練量增加,身體燃燒的熱量會比吃進去的更多,「你的身體會試著補充消耗的能量。」營養顧問Jenna Bell說「其中一個方法就是讓你感覺到肌餓。」,對女生來說有很糟的影響:麻薩諸塞州大學研究員發現,這種肌餓感反應在女生身上比男生還要強烈,因為運動會促進掌管消化的荷爾蒙,讓我們吃得更多,結果發現,男生比較不容易受影響。


 


如果你剛完成3小時的長跑,當然需要吃一些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質,去補充能量來源、加快肌肉修補速度,專攻治療和預防肥胖症的營養專家Leah Sabato建議,如果吃完東西還感覺餓的話,有時候可能是口渴,或只是「想要」吃東西。「當身體真的需要能量時,會感覺到疲累、肚子呱呱叫,餓過頭有時候肚子甚至會痛。」Sabato說。


 


所以要避免「餓太久」還有「沒必要的吃東西」,最好把高熱量的零食和點心拒於家門之外。可以試著轉移焦點,例如:散步。2009年營養期刊《Appetite》發現,15分鐘快樂的散步,可以降低吃巧克力的慾望;或用鬧鈴提醒自己,要等20分鐘才可以吃,通常等了20分鐘以後,想吃的慾望就沒有那麼強烈了。


 


你吃太多了!


 


跑了10K回到家,你感覺好餓好餓,結果吃了1塊蛋糕,一顆煎蛋、培根、吐司,還有一些餅乾,天阿!吃進1200大卡,比跑步消耗的還多。


 


想要抑制暴食的慾望─必須聰明選擇食物,盡量選擇「低GI」的食物,因為身體需要長時間才能消化吸收,所以也減少吸餓的感覺,還有要拿掉「我值得」這三個字,「大量運動之後,不代表你可以吃掉整罐餅乾。」Sabato說。


 


吃東西的時間點以有關係,目標是在跑步前補充足夠能量,開跑前2到3小時吃東西,跑完就不會那麼肌餓了,可以吃一些補充熱量的小點心,例如:香蕉、巧克力、餅乾等等,跑完先等30分鐘後再坐下來吃東西。


 


你長肌肉了!還有,留住水分


 


體重變重不完全是壞事,有可能是長肌肉了。長時間訓練下來,可以消除身上的脂肪,增加肌肉比例。因為肌肉密度比脂肪高,這就解釋了為什麼衣服鬆了一點,但是體重卻變重了。


 


另一個變重的原因在跑步前?水分留在體內,不只是跑者在賽前喝太多水,還有吃太多碳水化合物,因為它會吸水,讓水分滯留在體內,這樣可以保持你在比賽時有足夠水分,通常跑完當下就會消失。




◎ 有些小撇步可以幫助你預防肥肉上身,還有跑出好成績


 


專注一點:


你是不是增加了訓練量,但是卻搭電梯?點了一份炸薯條來吃就因為你值得?這些動作都會增加熱量吸收,盡量能走就走,能動就動吧!


 


合理的補給:


跑步前一定會吃東西,但如果只跑5K,那就跳過吃點心的步驟,直接跑步吧!體內儲存的能量夠你用的。


 


補充水分:


適當的補充水分可以減少飢餓感、增進運動表現,可以在運動前、後喝一些零熱量的飲料。運動員在清晨跑步前都會先喝一杯無糖的美式咖啡,跑玩回來再吃早餐,但是早餐都選擇燕麥粥之類清淡的食物。


 


增加纖維素:


高纖食物,例如:蔬菜、水果、五穀類都是低熱量,但是有飽足感,吃這些食物就可以控制體重,但是它們也會促進腸胃蠕動,所以記得避免在跑步前吃,不然…會跑進廁所裡XD


 


聰明選擇澱粉:


補給的時候不要選擇加工過的碳水化合物和零食,其實白飯就是其中之一,想吃飯就盡量選擇糙米或紫米之類,沒有精製過的澱粉類,營養成分比較高。


 


減量:


研究顯示,當大多數人跑減少運動量的時候,吃的食物卻沒有減少,所以吸收的熱量就增加啦!


 


Ans.


有44%的讀者跑步完後體重增加,只有28%的人減輕體重,所以真的要注意阿!一不小心肥肉就找上門。


 




                                         {參考資料:Runner’s World/October 2011}


2012年3月18日 星期日

【運動小知識】-『帶著小孩一起跑吧!』


 


難得放長假,是不是很苦惱帶家人去哪裡玩呢?最簡單的方式就是─拿著跑鞋,出門跑步吧!


 


這是慢跑教練Jeff Galloway的真實故事:「13歲的時候,我是個小胖子、從來不運動的壞學生,自從我加入學校越野運動的團隊之後,跑步改變了我的人生,變得更有活力、開心,而且學校功課越來越好了!」Jeff最後前進奧運。雖然我們不能保證你的小孩可以跟他一樣,但是沒有理由不愛上跑步,想要自己的孩子加入慢跑的行列,其實很簡單,只要不勉強他們,讓他們自己愛上跑步,不用遲疑了一起上路吧!


 


6歲和以下


可以跑多遠:沒辦法非常遠。在這個年紀,如果跟他玩追逐遊戲,或是追著爸媽到公園的長椅,是介紹跑步的最好方法。


跑/走的比例:跑的時間不要超過10~20秒,中途可以走1~2分鐘休息繼續跑。


 


79 


可以跑多遠:可以先從1/4英哩(大約400公尺,標準操場一圈)開始,每個星期加1分鐘時間,直到跑到1英哩(=1.61公里),如果是個有膽量的小孩那就可以試試看慢慢增加到3英哩。 


跑/走的比例:慢慢跑10秒,走50秒,每個禮拜跑步的時間增加5秒,走路的時間減少5秒,直到能跑30分鐘。 


 


1012 


可以跑多遠:一開始先跑800公尺,每個星期增加400公尺,然後跑到自己覺得舒服可以承受的距離,這個年紀的小孩可以跑到10K。 


跑/走的比例:先跑1分鐘,走1分鐘,如果感覺太簡單,把跑步增加到2分鐘,如果覺得沒有不舒服,可以增加到4分鐘。 


 


Ans. 如果跟小孩一起跑步,可以讓跑步變得更有趣,增加親子間的感情。跑步能讓小孩跟你瘦身、增加身體彈性、讓心肺功能變好,也能讓骨骼變強健,更好的地方是小孩在學校的成績也會越來越好喔! 


 


    ﹛參考資料:Runner’s World/December 2011﹜ 


2012年3月17日 星期六

【運動小知識】-『運動中需要多少鹽分呢?』


 


一般長距離比賽都需要補充鹽分,我們都知道比賽中一定要補充水分,但卻不知道鹽分補充也很重要,它是平衡身體電解質的重要成分,我們流的「汗」裡面包含鈉(鹽分)、鉀,還有一點鐵和鈣,所以我們在市面上會看到那麼多運動飲料和補充品,高強度和長程運動時,一定要補充,不然電解失衡會有可怕的影響呢!


 


電解平衡


 


電解質具有維持心臟規律跳動、神經系統的運動感覺與自主神經系統傳導、氧氣交換、酸鹼度平衡、內臟功能,血液與新陳代謝運行等作用,是維持生理機能的基本原理。


 


曾經有個例子,一位女跑者參加波士頓馬拉松,賽前喝下1公升的運動飲料,途中經過每個休息站就喝1到2杯,一場比賽下來喝了3公升的水,還沒到終點就覺得頭昏、手腳發麻還抽筋,結果發現是水中毒現象,體內電解失衡。


 


其實,只要流汗血液中的鹽分也跟著流失,這時候如果只補充水分,鹽分濃度就跟著降低,缺少鹽分的血液流經腦部或肺部,容易造成功能障礙,最嚴重還會昏迷死亡,所以補充鹽分有很大的必要性。


 


鹽分補充




根據美國運動醫學學會American College of Sports Medicine(ACSM)指出,強度適中的運動中人體對鹽分的需求不大,因為賽前的食物中已經補充足夠的鹽分,如果運動時間不超過1小時,還不需要補充鹽分,超過一小時的運動,每小時補充一次。


 


人體血液中鹽分濃度是0.9%,市面上的運動飲料鹽分含量只有0.1到0.3%,如果只喝運動飲料並不夠,國外跑者會吃「含鹽糖果」,一顆可以補充1.2克的鹽分,也有跑者會。


 


補充鹽分最便宜的是使用「天然海鹽」,每1000毫升的水,加1克,海鹽中富含鈉、鉀、鎂、鈣等礦物質,直接補充人體需要的礦物質,就算不做激烈運動,夏天流汗很多的時候,也可以這樣做,補充足夠鹽分。


   {參考資料:220 Triathlon/February 2012}


2012年3月15日 星期四

【健康小叮嚀】-『大餐後瘦身大作戰』


 


新年快過了,是不是該準備甩掉肥肉啦!快把屁股離開牌桌、飯桌和沙發,起來don1don囉!


 


1. 熱量代表一切 減輕體重就要面對熱量,想要瘦身,你進食的熱量要比你燃燒的熱量少,這樣身體才會開始燃燒身體存儲的脂肪。卡路里就是能量,你可以把你吃的食物作為你要做活動的燃料,所以想要開始你的節食計劃,首先要計算食物的熱量。用這種方式你可以測量自己進食了多少卡路里。


 


2. 吃早餐:


早一點吃健康均衡的早餐對減肥非常重要。研究發現你吃早餐的時間越早越好、吃早餐的減肥族瘦身時間會更短一點,如果不吃早餐,你可能會吃一些不健康的點心,而且在午飯時間放縱自己,與其醒來數小時之後,再去犒勞可憐的胃,不如吃早餐來促進新陳代謝。另外,早上起床要喝水,因為水分充足的細胞不僅可以更好的工作,還能夠幫助你排出脂肪。


 


3. 吃可以對抗脂肪的食物:


因為吃進去的每1大卡都要計數,一定要確定吃進哪些營養,而且吃對抗脂肪的食物,例如:杏仁、燕麥片、黃豆和地瓜。另外,單元不飽和脂肪酸降低壞膽固醇,維持或稍微提高好膽固醇(HDL),單元不飽和脂肪酸較多的油是橄欖油、芥花籽油、花生油,可以對抗小肚腩。 


 


4. 運動:


運動可以燃燒熱量,美國運動醫學院建議,一星期做250分鐘的中度瘦身運動。還有,除非你做了超過60分鐘的強度運動,否則不需要能量飲料,只要喝普通的白開水就可以了,做運動的時候,跳過脂肪燃燒運動,做間歇運動,可以消耗更多的熱量、促進新陳代謝,消除身上的脂肪。


 


5. 體重並不是唯一:


瘦身的時候,你真正想要的是減去脂肪,增加肌肉。記住,即使你並沒有失去一點重量,可能正在增加肌肉。肌肉組織比脂肪組織的密度大,1000克的肌肉體積會比贅肉更少,但是重量一樣,不要只是站在體重計上,看一看你的衣服是不是寬鬆了,或者你的肌肉是不是緊實了。


 


6. 體重持續二週無下降─停滯期:


衝破停滯期的飲食方法為,不碰糖、醣類、澱粉類、水果、葡萄乾、優格,並需要讓身體維持充足水分,例如:50公斤的成人,必須喝足1750c.c.的水,今天吃一份不甜水果如果沒有復胖,明天可吃2份水果,仍無復胖,第3天就可開始少量攝取澱粉。每星期3天有氧運動或慢跑增加肌肉量,提升新陳代謝。


 


緊實曲線運動


 


這套動作可雕塑下背、臀部和大腿線條,一次以15~20下為一組,做3至4組,每週可以做5天以上,維持3、4週效果最好。


1. 雙手伸直著地,雙腳膝蓋分開平行踏於瑜伽墊上,腹背肌群稍微用力收緊。


2. 單腳伸直,將大腿抬高。


3. 吐氣,單腳維持上抬姿勢,下背往上拱起,臀部收緊,離開地板後,肩膀到腳呈現向上斜線,再吸氣身體慢 慢往下。運動中身體及臀部都不落地,接近地面時停留,接著吐氣再往上抬,重複做3至4組


 


tip. 聚餐少不了飲料,那應該喝哪種飲料才能保證熱量不超標呢?首先,自動將可樂、雪碧等碳酸飲料排除在外,避免多餘糖分轉化成脂肪堆積在你的身體裡。香檳或葡萄汽泡酒一杯大概也就80~120大卡,雖然輕啤酒或者葡萄酒雖不會超過150大卡,不過狂飲熱量也會飆高,還有,酒後失態就丟臉了。找到一項最愛的運動並維持它。建議可以增加慢跑時間和速度,也要做肌力訓練。


2012年3月13日 星期二

【運動小知識】-『克服硬地面─水泥地和柏油路』

 



 


跑在水泥地和柏油路這樣的硬地面上,跑10K可能膝蓋和腳上的關節還受的了,但是要跑到21K以上,跑者的身體就發出哀嚎!多數人會認為是地面太硬,所以造成身體衝擊,但是另一個原因很多人常忽略,那就是在永遠都在同一種路面上跑,身為10年運動按摩師的Paul Ingraham來為大家解答。


 


缺乏多樣路面練習 


 


很多跑友平常都在人行道上跑,很少人會去跑越野路線,長久下來,其實對腳是種負擔,因為一直跑在同一種地面上,腳會承受「同一種衝擊」,不只是因為路面堅硬造成的,還有重複一樣的動作,同一個部位持續累積衝擊,容易造成傷害。 


 


另一點,身體沒機會適應其他衝擊,最好的狀況是,跑久了會加強其中一個優點,例如:耐力變好,但是其他的能力卻很弱,最後還可能受傷。 


 


你是不是跑一跑膝蓋外側開始痛,繼續跑下去就會痛到不行?這是很多跑者和自行車友都有的一種運動傷害─「髂脛束摩擦症候群 Iliotibial band syndrome (ITBS or runners knee)」。發生的其中一個原因是「肌肉不平衡」:腿部股四頭肌的「外側」和「內側」比前後側,來的緊繃和無力。雖然跑平坦的路面比較不容易發生這種運動傷害,但是長期累積下來或過度使用同一部位,傷害還是可能發生! 


 


堅硬的路面 


 


水泥地和柏油路給跑者很多難題─傷害,那就是「脛前疼痛shin splint」,小腿上的多處疼痛,最嚴重的症狀有三種:1.脛骨內側壓力症候群(medial tibial stress syndrome)2.脛腔隙症候群(compartment syndrome)3.疲勞性骨折(stress fracture),以上三種的嚴重程度會讓跑者馬上喊停!


 


小腿前側肌肉和其他腿部肌肉的工作是預防快速運動時,地面給身體的衝擊,但是衝擊量太大、太頻繁的時候,肌肉也會無法負荷。傷害造成的原因也是長時間過度使用造成的,如果感覺「用手去按受傷的部位就會痛,但痛的位置只有一小塊…」、「敲擊附近的骨頭就會疼痛…」,那就有可能是疲勞性骨折,更嚴重一點甚至連走路、晚上睡覺都會痛,跑前暖身做足也是預防措施之一。不過,傷害真正發生的原因有很多,狀況嚴重時最好去看醫生。


 


硬路面和軟路面都要交替訓練 


 


避免傷害最好的方法是遠離水泥地,但是就算跑越野路線,也不能都只跑同一種地面,這樣傷害還是會發生。所以,最理想的訓練方式就是「真正的」越野跑,路線中包括:沙地、草地、上坡和下坡等等不同地面。


 


不停轉換跑姿、運用不同肌群,才不會過度使用同一種肌肉,而且越野跑可以更貼近大自然,城市中有太多汙染源,白天跑山路可以吸收芬多精,享受自然的美景,路線多變充滿挑戰,增加跑步的樂趣。


 


另外,跑姿也很重要,在之前的文章提過正確跑姿:跑步時,抬頭挺胸身體自然向前傾,抬腿時盡量讓腳後跟往臀部移動,而不是抬起膝蓋,真正要往上移的只有腳掌而已,這種跑法比較像「把腳後跟提起,然後放下」。


 


★跑姿示範影片


 



 


影片連結:http://www.youtube.com/watch?v=oN1x3Ik1t5Y&feature=related




原文連結:【運動小知識】-『10大馬拉松錯誤訓練方式』


http://www.facebook.com/#!/note.php?note_id=267842103281365


 


 


 


                                                                       {參考資料:SaveYourself}


2012年3月12日 星期一

【運動小知識】-『誰說跑步沒辦法享樂!』


 


單調又無趣的路線、訓練方式,真的會讓人懶洋洋不想動,這時候要怎麼辦呢?想撇開憂鬱盡情揮舞你的雙腿嗎?來點小變化,讓跑步成為人生中最大的樂子。 


你總是遇到上坡就用走的 


試試這個: 


「一路跑到底」,遇到上坡的時候不要害怕,試著縮小步幅,讓力量減到最小。在山腳下起跑,先跑1分鐘,走10到15秒,這個交替直到你可以全程用跑的。一般來說,跑上坡並不會傷腳,下坡路段比較需要擔心,城市跑者們,平路玩膩了,偶爾要跑跑上坡段練肌力。 




你總是跑在平地上 


 


試試這個: 


試著越野跑吧!說真的,小編跑了一陣子的山路,突然跑平地,發現山路更不容易傷腳,只是起頭真的好累阿!山中的空氣比平地好太多了,週末早晨的山上是大家休閒的好選擇。剛開始跑山,先選擇路面平穩的路線,屏除一些小石頭和樹枝,腳比較不容易扭傷,也是縮短步幅下坡,請看【運動小知識】-『征服陡坡-上下坡技巧』https://www.facebook.com/note.php?note_id=279129025486006。請拿掉你的耳機,因為那會干擾你聽到前後方的聲音,在山中要保持良好的方向感,要學會分辨聲音來源。


 


你總是跟別人一起跑


試試這個:


偶爾也需要獨自訓練,可以自己調整配速,仔細聆聽身體的訓息,在不同的氣候下、不同的路面上跑步,這是一個很好的機會去檢查自己罩門,可以更放鬆,不用想太多事情。


 


你總是自己一個人跑


試試這個:


找一個夥伴,或是三個人一起也可以,因為你辦法一整路都讓朋友等你,好友的支持鼓勵可以讓你一路堅持下去。速度訓練那天,要以速度最慢的跑友來配速;耐力訓練,就要確認每個人都跟好了,不會落單一人。


 


 {參考資料:Runner’s World/January 2012}


2012年3月11日 星期日

小牛變臉 打出更多好牌

【特約作家朱子】


 


熱火、小牛在總冠軍系列賽打成2:2平手,小牛反被動為主動,不斷出牌,板凳上也擁有更多可以打出的各式怪牌,讓小牛教練卡萊爾在執教表現上更勝一籌。小牛贏球最關鍵的牌有兩張。


 


第一張牌是防守,第二張是板凳。


 


小牛對熱火的防守愈來愈有針對性,而且抓對關鍵人物,小牛放韋德、漏波許,卻有效圍堵詹姆斯,讓詹姆斯在不敢冒然外線跳投的情況下,又無法成功突破、深入禁區,面對區域聯防帶層層包夾伺候的小牛防守,失能的詹姆斯已經無法再扮演熱火發動機角色。


 


失去詹姆斯這具進攻發動機,熱火的進攻只能單打,無法由點成面,擴大進攻侵略性,小牛防守所要承受的壓力自然減少。


 


詹姆斯和韋德超級二人組的角色與對熱火的作用不同,韋德可以專注得分、突破,他必須靠侵略性和得分來幫助球隊。詹姆斯的作用和功能是防守第一、組織第二、突破第三、得分第四,因此一旦詹姆斯收斂自己的速度、打法,不能開啟奔放節奏和靈魂,熱火的半場進攻就會因為失去詹姆斯串連,失去完整性和關鍵性。


 


第三戰波許關鍵致勝一投就是來自詹姆斯的傳球,查馬斯連續三記致命三分,也都來自詹姆斯的助攻。


 


成功封鎖禁區,讓詹姆斯根本沒有突破前進空間,小牛在防守上用心,成功封鎖詹姆斯是最漂亮的一張出牌。


 


卡萊爾所打的第二張是板凳,在雙方陣容裡,小牛板凳可以打出的好牌要比熱火多,卡萊爾也擅用這些怪牌,一一送上球場,一來產生突襲能力,改變節奏,讓熱火難以適應,二則調整主力體能,以利第四節決一死戰。


 


在主動出牌的戰略上,卡萊爾成功的比下熱火史波史特拉,卡萊爾先打巴瑞亞這張先發怪牌,帶動小牛進攻速度,再打史蒂文生這張防守牌,奇襲貢獻11分,又打卡迪諾這張犧牲打怪牌,讓熱火掉以輕心,繼而推出泰瑞這張正統爛仗牌,改變比賽節奏和氣勢,每一次出牌,卡萊爾都能精準掌握防守最高準則,成功的把熱火「防守牌+球星牌」打入谷底。


 


熱火當然也可以主動出牌,但熱火板凳原本可以打的牌就比小牛少,而且熱火贏球方程式「防守牌+球星牌」在今年季後賽一直很管用,掃除塞爾蒂克,打垮公牛,都很務實高效,史波史特拉也就沒有再拿出暗藏的底牌,奇襲出招。


 


小牛變臉,打出更多好牌,扭轉系列賽劣勢。


 


熱火防守牌一直很穩定,史波史特只需要球星牌打得正確,球星也發揮正確,他就能控制比賽和系列賽情勢。


 


總冠軍賽第五戰將是雙方最終決勝分界,從雙方經典防守看起,的確相當過癮。


 


 


【2011/6/8 聯合新聞網】




全文網址: 小牛變臉 打出更多好牌 - 深入報導 - 籃球風雲 - udn運動大聯盟 http://mag.udn.com/mag/sports/storypage.jsp?f_ART_ID=323618#ixzz1wiXu3w1z 
Power By udn.com 


詹姆斯令人尊敬 湖人需關鍵補強

【特約作家朱子】


 


NBA封館,球季停擺超過一周,何時可能解套,勞資取得協議,遙遙無期。到目前為止聯盟、球團、球員、經紀人、球迷、媒體抱怨批評很多,對於很多封館事務、球季停擺、未來發展,我綜合了球迷來函,談談我的看法:


 


1、在熱火輸掉總冠軍賽之後,熱火詹姆斯證明是個失敗者,他對小牛表現得糟透了,你認為呢?


 


答:很多人討厭詹姆斯,沒有什麼理由,就是討厭,也因為他轉隊熱火,這就像很多人喜愛艾佛森,沒有理由。儘管艾佛森負面新聞和怪里怪氣的鳥事,比詹姆斯多十倍有餘,像吵架把老婆脫個精光,丟出家門,但人們還是愛他。


 


我就很喜歡詹姆斯,他一直在努力追求成功和總冠軍,他在小牛系列戰打得不好,但他在公牛、塞爾蒂克系列戰裡,表現的就像超人一般,令人尊敬。


 


他轉隊熱火,這不就是NBA的文化與生態,這也是他做為自由球員的權利,他不會像布萊恩07年一樣吵著湖人「把我賣掉」,使盡手段,說盡不好的話,也也沒有跟騎士惡言相向,一直在詛咒他的反而是億萬富翁騎士老闆。


 


他跟韋德開了諾維茨基玩笑,「咳咳,我想我感冒了」,我覺得太有趣了,我相信他們沒有不敬之意,那只是球員之間常常會逗來逗去的小玩笑而已,沒那麼嚴重。


 


 


2、籃網後衛德隆威廉斯,據說要去土耳其打球,這是真的嗎?


 


答:從來自土耳其球隊教練和威廉斯經紀人消息透露,雙方確有接觸和意向,年薪是500萬美元,但是不是真的會成行、成真,一切還是要等到威廉斯真的到了土耳其,穿上貝西克塔斯隊球衣上場,那才算數。


 


我不認為威廉斯有必要急著去歐洲打球、打工、賺錢、保持體能和比賽狀況,他是聯盟頂級球星,他的地位、收入、影響力和分量,並不需要急著做出這樣的決定。另外就是他和籃網還有兩年合約,就算他轉隊土耳其最終取得國際籃總的同意,但他和籃網合約裡並沒有保障條款,萬一受傷,那真的就得不償失。


 


很多事情,絕不是「我自己投保」就可以解決,要投保高額意外險,土耳其球隊和經紀人都可以為威廉斯規畫,但事情並非都那麼單純。


 


3、NBA球季停擺,勞資誰會是最終贏家?今年球季是不是真的很危險,有可能完全取消嗎?


 


答:勞資雙方都在搶錢,球員想要拿更多,球隊老闆想要停止虧損,但球團老闆是不是真的虧了那麼多,大家都會質疑。不過,球團老闆會是最終的贏家,他們已經虧的不多,而且有足夠本錢跟球員打長期勞資抗爭,大多數球員是撐不過半年、一季的,那些代表球員發言的人,像賈奈特、安東尼、保羅、皮爾斯年薪都超過1500萬美元,但有六成以上的NBA球員,生涯都賺不了這麼多錢,他們能撐過,願意損失,但不代表,另外六成以上的球員,就能承擔一整季沒有收入,不打球。


 


今年球季會不會完全停擺,要看十二月底前勞資是否取得協議,如果雙方不能趕在明年一月中前完成協商,那今年NBA球季真的就完全泡湯了。


 


4、巴克利對詹姆斯和熱火,極盡批判,他是正確的,他也證明小牛更強大,我很支持他?


 


答:我也喜歡巴克利,他的話、他的梗、他的玩笑,就是可以做為頭條新聞,而且非常有趣,值得一炒再炒,其中夾雜個人情緒、專業、個人好惡和批判,他是電視台和NBA最棒的行銷利器。


 


巴克利應該感謝小牛,是他們鎖死詹姆斯,沒有讓他丟臉。巴克利或許更應該感謝詹姆斯,如果不是詹姆斯對小牛系列賽得了「第四節症候群」,誰都不能阻止熱火三巨頭迅速封王。


 


 


5、湖人還有爭冠希望嗎?我覺得,湖人要做一筆交易、補強陣容才行。


 


答:湖人依然西區最好的兩支球隊之一,另一支當然是小牛。湖人即使不做交易,只補強人手,他們依然是西區冠軍的大熱門。


 


不過,布萊恩又老了一歲,費雪也更老、更慢、效率更差,湖人必須為他們的後場與替補,找到兩個更生猛有力的生力軍,添加運動力和防守,補強外線穩定性,因此做一筆關鍵交易,是湖人季外必要的決定。


 


如果傑克森都不能帶領湖人闖關成功,你以為布朗教練能完成這項任務嗎?湖人如果沒有交易,就很難再攀顛峰,成為總冠軍競爭者。


 


【2011/7/8 聯合新聞網】




全文網址: 詹姆斯令人尊敬 湖人需關鍵補強 - 深入報導 - 籃球風雲 - udn運動大聯盟 http://mag.udn.com/mag/sports/storypage.jsp?f_ART_ID=329459#ixzz1wiXCpiIX 
Power By udn.com 


【運動小知識】-『回到最初的基礎訓練』


        


基礎訓練=打底訓練,有了紮實的底子在未來密集的訓練中,實力進步得更快。


 


「我的大學生跑者一年會安排2次基礎訓練,夏天3個月和整個12月,降低強度、增加慢速的長跑訓練。」Runner’s World的教練ED Eyestone說。這個重複性高、低強度的訓練,可以鍛鍊出強健的底子,讓你在辛苦的訓練和比賽中支撐下去。這個「基礎」是由幾個要素組成:增量的血液、糖原(glycogen)儲存量,還有強壯的結締組織。跑者在這個階段會有驚人的健康和健美的身體。


 


快來跟著這幾個步驟,在賽季來臨前,來累積實力吧!


 


安排「對」的時間


通常菁英跑者把基礎訓練放在賽季結束後的3~4週,經過一段時間恢復和休息,重頭開始訓練。如果你從沒參加過馬拉松和路跑比賽,可以隨時開始基礎訓練。


 


準備開始


基礎訓練的時間可以持續4週或4個月。第一個月,ED Eyestone建議大家,基礎訓練最少要「一個月」的訓練週期,這樣才能真正增強體能。我的選手會在越野長跑結束後和室內訓練開始之前,安排6個星期的基礎訓練,一週的訓練里程可以達到120%賽季時的訓練量。我建議,大量里程訓練週最多只能連續安排2星期,「減量訓練週」和「大量里程訓練週」的訓練量可以差10~15英哩。


如果感覺太疲勞,不要害怕減量,可以安排1或2星期減量20~30%的訓輛量。


 


放輕鬆


基礎訓練期會少了間歇訓練,剛開始一星期有90~95%都是輕鬆的有氧慢跑和長跑,步頻要保守一點、心跳不要超過最大心跳率的60~80%,也就是低於自己的「*乳酸閥值」。


*註解:運動時乳酸會增加,同時人體排除乳酸的機制功能也會增強,所以保持動態平衡;當乳酸增加的趨勢加大,排除機制沒辦法有效排除,動態平衡無法維持,導致乳酸大量堆積,這就是「乳酸閥值」。


 


轉換一下


其實,基礎訓練的重點就是─有氧跑。一旦達到訓練第3週,就可以加入一些到達自己乳酸閥值的訓練,例如:節奏跑、馬拉松步頻的配速跑等等,可以增強體能和跑步效率,再來6~8週的訓練後,進行第二次的乳酸閥值訓練,持續下去可以讓體能更強。


 


訓練要持續


基礎訓練初期,長跑時間要到達90分鐘,持續至少2~3週,這樣可以提高燃脂效果,也讓雙腳適應長時間的跑步。


 


訓練計畫


 


 


{參考資料:Runner’s World/February 2012}


2012年3月9日 星期五

【主題賽事】-『2012 新北市萬金石國際馬拉松,向著細雨迷霧的海岸奔馳吧!』

上半年台灣最大型的馬拉松賽事來囉!這次萬金石共擠進1萬2000多位跑者,場面超壯觀,加上比賽當天一早下著小雨又有霧氣,選手像電影裡的戰士一樣衝出來,穿梭在細雨薄霧裡,旁邊配著壯闊的海浪。路線在5K左右變成了新的路線,把原有直接穿過金山市區的路段,改成跑上獅頭山,雖然只是不到1K的上坡,但是爬完一個小坡,之後緊接著一個大髮夾彎上坡,不少跑友成了步兵,比起以往跑平路的難度提升不少。


 



 


起跑前的空拍畫面,好多人呀!左上角的是起跑線,難怪後半段出發的跑者甚至有晚了6分多鐘以上才出發!


 



 


現場有正妹來加油,能量都來了!疑~最旁邊那不是大家最愛的林書豪嗎?希望跑者看到他會有如神降阿!


 



 


這不是馬拉松好手張嘉哲嗎?目前就讀北體研究所。今年2月5日為了爭取倫敦奧運參賽資格,到日本參加「別府馬拉松」為達標奮戰,臨場心理因素表現失常,很遺憾的以2小時19分24秒錯失奧運馬拉松B標(2小時18分以內),原本懊惱錯過唯一機會的他,意外接到田徑協會通知,還有一場4月8日在北韓的「萬景台馬拉松」,這是北韓唯一一場被國際田總承認的馬拉松比賽,一向很神祕但成績有一定水準,歷屆冠軍成績都在2小時18分以內,嘉哲將是臺灣田徑史上第一位前往北韓比賽的選手,讓我們一起為他祈禱加油!


 


這次調整備戰中的嘉哲,在半馬組以1小時10分04秒奪冠,看到同為馬拉松國手的蔣介文和何盡平,前幾天在日本琵琶湖馬拉松挑戰達標失利,很多人問他去北韓會不會緊張,嘉哲很率直的回答:「不會緊張啦,我就是去跑馬拉松,拚奧運達標。」


 


曾經被問起是否有綽號?嘉哲說:「真男人!」,怎麼會這麼說呢?原來是他覺得自己為了亞運受訓,只是犧牲課業,像吳文騫這樣成家立業的選手,竟然可以「拋家棄子」,嘉哲十分敬佩他們,所以也想當真男人!他還開玩笑的說:「所以如果到左訓,你叫一聲真男人,會有很多人一起回頭 XD」大家快幫這位可愛又率直的真男人加油打氣吧!


 



 


一群人擠在一起出發啦!


 



 


一出發就遇到隧道,它這次出名了…因為一則新聞,攝影大哥記錄了跑者在隧道內留下「紀念品」的瞬間,好...大膽的攝影大哥喔!小編回程時有注意到,但實在不好意思按下快門 XD 只能說大會準備的流動廁所實在不夠用呀,委屈跑者硬憋著....這可是簡單卻很重要該注意的細節,主辦單位真該看看這則新聞~ :http://times.hinet.net/news/sport/7526052;jsessionid=FC80460C45BBE111075F514703986207


 



 


穿過了隧道,跑到核二廠前,超級綿密的人龍,配上氣勢磅礡的大海,好壯觀的畫面喔!


 



 


核二廠門口,樂活健康6K組的要折返了!半馬和全馬的參賽者都投以羨慕的眼光,看看6K跑者表情多開心阿!等不及要奔回終點了!


 



 


遠方海堤上有人在釣魚阿!


 



 


跑者成群橫跨了街道,這畫面好像去年富邦馬一樣,大街上都是跑者,好有氣氛呀。


 



 



 


怎麼轉彎了!去年直接穿越金山市區,結果這次一個右轉,跑上獅頭山,先一個小爬坡,再來一個大髮夾彎上坡,山路不到1K,但是很消耗體力阿!


 



 


一早出發後,過了金山中角灣的濃霧細雨,有種虛幻的空間感,好特別的感受。


 


 


焦點人物


 



 


全馬男子組冠軍Richard Mutisya,以2小時24分7秒奪冠。2007年轉成職業選手征戰東南亞各地,他曾經在泰國Songlah馬拉松跑出個人最佳成績2小時18分,可達奧運B標的成績。今年高雄馬和古都馬都拿下冠軍。


 



 


全馬女子組冠軍日本選手前田さやか,這次以2小時52分14秒拿下后冠。她的最佳成績是去年在日本「北海町馬拉松」,跑出2小時47分10秒。18歲大一時因為看到電視轉播馬拉松,深深受到感動,決定投入馬場,這次是首度來台參賽喔,恭喜她拿下好成績。


 



 


 


最令人開心的是台灣新生代好手─王秋竣,秋竣以2小時29分41秒拿下亞軍,打敗眾多國內外菁英選手,21k折返前秋竣只排名第五(前四位都是肯亞選手),後半段力抗心理壓力追過三位黑色軍團好手,跑出佳績!小編現場觀賽也都熱血沸騰了,秋竣在今年二月的高雄馬也曾一度勇敢單飛在領先集團的最前方,雖然後來被追上,年紀輕輕卻一身膽識,讓人不禁為他大聲喝采!


   



 


女子組國內名將陳淑華以2小時54分45秒打敗去年冠軍齋藤由貴,只輸給日本選手前田,位居亞軍。


 



 


去年的冠軍─齋藤由貴,萬金石女子紀錄保持人,2011年以2小時39分51秒創下大會的紀錄,今年仍未被破,很可惜沒有蟬聯冠軍,拿到第3名。


 



 


在忙碌的科技產業工作的鄒宏傑(右),竟然從台南古都馬開始連15馬!這是他的連馬賽程表,看得小編都啞口說不出話了!而且成績都很強~


 


~~15連馬開始~~


 


2/12 臺南古都馬拉松


2/19 北馬櫻花馬拉松


2/26 東京馬拉松


3/4 萬金石國際馬拉松


3/10 南橫超級馬拉松100KM


3/18 台北國道馬拉松


3/25 台北大學 12 小時超級馬拉松


4/1 澄清湖馬拉松


4/7 韓國濟州島亞洲盃超級馬拉松100k


4/15 The North Face 100k 亞太地區選拔-台灣站(等待錄取通知)


4/22 北港媽祖盃馬拉松


4/29 宜蘭縣冬山河水岸超級馬拉松


5/5 找回失落的記憶翻山越嶺北宜公路賽


5/6 2012八卦山台地馬拉松


5/13 金城桐花盃全國路跑賽


 



 


本名沈嘉茜的,一頭帥氣的短髮,大家都叫她「小西」,現在看起來健康的她,17歲罹患淋巴癌,開刀接受化療後,19歲再次復發整個人也因此大崩潰,但是她沒有被打敗,自己重新尋找醫生、轉病歷,展開更艱辛的治療過程,5月28日骨髓移植成功的日期是她的第二個生日,再過兩個月就11年了。


 


剛開始跑步就報名富邦半馬,而且她只跑跑步機,練習時把速度拉到11或12,最長只跑到10K過,沒想到進終點時成績1小時55分,非常厲害。喜歡與眾不同的她,不參加任何長跑俱樂部,堅持在跑步機上練習,真的好特別喔!


 



 


露奶俠(右)也來囉,還有馬場上常常看到的Miranda,每次都精神奕奕,一路帶著好有感染力的開朗微笑,這次還破個人PB喔!


 



 


另外,鐵人一姐李筱瑜(左)和菁英好手吳永發(右)也有來,這次永發心臟不舒服,後半段一直用左手按壓著胸口跑,賽後聽他說最近的兩馬心臟都不大舒服,這次雖然完賽還是希望發哥趕緊檢查找出問題,健康的回到馬場。還有熱愛原子小金剛的長跑美少女─陳雅芬,從去年底開始轉戰馬拉松界,是位亮眼的新秀。


 



 


這是…?!她是大腳丫的林寶鳳,這是她的第一個百馬喔,主題是「返回青春學生時代」嗎?想不吸睛都難阿~ 恭喜寶鳳加入百馬俱樂部!


 



 


本來想盛情參與跟寶鳳一起跑進終點的大腳丫隊員,在主持人要求下,改在終點大陣仗接,好熱血又歡樂的畫面喔 XD


 


 


賽場花絮


 



 


恩…這就是為什麼隧道裡會有… 廁所太少了啦!小編還聽到等在門口的跑友說:裡面那個人好久喔!應該在拉肚子啦!唉呦…主辦單位下次多設廁所吧!


 



 


身體不舒服的跑者坐在路邊,還好有救護車上的醫護人員趕到身旁照顧...


 


這場比賽有位半馬選手,離終點不到6K突然昏倒,失去呼吸心跳,還好身邊同為跑者的醫護人員,淡水馬偕醫院醫師與護士一起搶救,很幸運搶救回來沒有大礙,真的很感謝這些辛苦的醫界工作者。


 



 


這次大會還有空拍影片,真是用心。


 



 


變裝的跑者,老夫子也來了,右邊那位蝙蝠俠出發時有戴面罩,哎呀後半段已經看起來上氣不接下氣,下次要記得開蝙蝠車來比較省力呀 XD  至於中間那位我們都超愛他,但是暫時賣個關子 ^^ 先不公開姓名喔!


 



 


完賽超級開心。


 



 


這次大會有許多需要改進的空間,很多跑者反應補給不足,流動廁所太少,所以才有「隧道事件」,明年真的該多廣納眾多跑友的心聲,多設置些體貼的服務!另外,關門時間提早也會影響很多跑者,這次提早了10分鐘,雖然事前通知了,但是某些交通路段,突然廣播說要時間內通過,雖然秩序冊裡有標明,但就這樣撤離交通管制讓車子通過,留後段跑者一陣錯愕,談到安全問題,大會應該多從跑者角度設想。一場經典賽事,之所以吸引了這麼多跑者共襄盛舉,不該只憑藉先天的賽道美麗,軟硬體服務應該多學習國際上金牌賽事的規劃,希望這場知名的大賽未來能越辦越好,讓萬金石成為真正的經典大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