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4日 星期五

便祕門診詢問度最高的10大問題

 便祕門診詢問度最高的10大問題-轉載自自然生活網 (http://www.i-nature.com.tw)


圖文整理/i-Nature編輯部



統整便秘門診患者最常問的10大問題,不妨多加參考!


Q1/聽說宿便有3公斤重,是真的嗎?
真的。大多數人的腸內環境很容易失衡,如將死掉的細菌等老舊廢物計算在內,大概就有3公斤。如果是便秘患者,宿便將會更多。只要調整腸內環境,排出宿便,自然就能減輕體重。


Q2/多久沒排便 就應該看醫師?
除非有明顯造成便秘的原因,例如旅行等環境改變,否則超過1週沒排便就應該看醫師。當糞便在腸內腐敗得極為嚴重時,糞便與屁就會散發出異常的臭味。這個味道會形成口臭,最後演變成體臭。由於臭味十分強烈,一進入診間就能判斷出屬於重度便秘。此外,排便時會感到疼痛或不舒服的人,也要求助專業醫師。


Q3/可以做大腸水療嗎?
當腸內壞菌叢生,想要改變菌叢生態,或是想清除囤積在腸道的宿便時,進行大腸水療可以有效改善,但建議做一次就好。長期做大腸水療可能會將好菌與壞菌一起清除,不能維持穩定的腸內環境,就無法從根本解決便秘問題。如果要長期做大腸水療,請先詢問醫師意見。


Q4/容易便秘的人也容易患大腸癌,是真的嗎?
當腸內環境惡化時,腸道就很容易發炎。其實不只是腸道,只要體內持續發炎,細胞分裂就會產生錯誤,導致癌細胞生成,因此不能說完全沒關係。女性癌症死亡率的第一名是大腸癌,請務必調整腸內環境,徹底預防癌症。


Q5/糞便好硬無法排出時應該怎麼辦?
硬邦邦的糞便無法吸收水分,請攝取可幫助潤滑的油脂,讓油分包覆糞便,促進腸道蠕動。橄欖油是臨床上常用的油脂。在家中攝取時,一天以2大匙為宜。平時就要積極攝取水溶性食物纖維,製造富含水分的糞便,多吃能軟化糞便、富含鎂的香蕉,避免糞便變硬。


Q6/上廁所時出現血便,可能罹患哪些疾病?
如果是鮮紅色的血液,可能是排便時肛門受傷,造成痔瘡出血。糞便本身呈現焦黑色,很可能是腸內出血、胃潰瘍、大腸發炎、大腸直腸息肉或大腸癌等疾病所造成。無論如何,千萬不要自行判斷,出現血便請立刻就醫。


Q7/不斷重複便秘 與腹瀉時, 應該吃什麼藥才對?
腹瀉時吃藥止瀉,可能導致應該排出體外的細菌留在腸內,對身體沒有好處,應盡量避免吃止瀉劑。不妨持續服用可改善便秘與腹瀉症狀的整腸劑,調整腸內環境。此外,精神性成因也要列入考量,因此一定要好好修護自律神經。


Q8/可以每天吃整腸劑嗎?
由於好菌的生命力並不強,可以服用整腸劑幫助調整腸內環境。便秘門診也會開立整腸劑,改善患者症狀。此外,也建議多吃優格等食品,增加好菌。不過每個人適合的整腸劑不同,長期吃也可能導致效果打折。覺得效果變差時,不妨改吃其他產品。


Q9/不使用免治馬桶就無法排便, 可以長期使用嗎?
不使用免治馬桶就無法排便的人,代表直腸與肛門的排便感應功能變差。不過,與其置之不理導致宿便滿肚,使用免治馬桶順利排便才是健康的做法。值得注意的是,在沒有免治馬桶的環境中上廁所時,可能無法順利排便。此時不妨力行括約肌訓練操,以自己的力量排便。


Q10/不吃排便劑就無法排便!該怎麼做才好?
首先,請改吃整腸劑。如果吃了4天還是沒有排便,再改吃排便劑。當整腸劑無效時,可以1週使用1次浣腸。雖然最終目標是在不使用排便劑與浣腸的情況下自然排便,但完全禁用可能會造成患者壓力,治療時絕對不能讓患者失去精神依靠。話說回來,排便劑與浣腸是利用強制蠕動的方式排便,無法有效改善便秘,最好能慢慢減量。


 


(本文作者/小林弘幸)
(摘自/便活: 自律神經名醫帶你提升排便力,自然瘦下7公斤/如何出版)


http://i-nature.uho.com.tw/articles1/2/1140.html#.US9b3ZPVUxE


2013年10月3日 星期四

瘦身到底該找中醫還是西醫?

瘦身到底該找中醫還是西醫? -轉載自自然生活網 (http://www.i-nature.com.tw)


圖文整理/i-Nature編輯部



坊間的西藥減重,令人詬病很多。常見的西藥減重法,因含「Sibutramine」成分,確實可能提高心臟病或中風等風險。反觀中醫減重,依然是秉持辯證論治的原則,先查明個人肥胖成因後,依體質和症狀以溫和的內服中藥、穴位埋線、按摩等方式調理,不僅可幫助減輕體重,還可一併調節身體機能,最重要的是,既安全又治標治本。由於坊間中醫減重方式眾多,因此民眾亦需注意,專業合格的中醫師,會重視藥性溫和及配合個人體質,可避免副作用等問題,提醒大家勿自行服用或購買偏方減肥藥,以免對身體造成危害。


• 中藥內服幫助減重 •
以中醫減重的觀點,肥胖往往與一個人的生活習慣、飲食選擇及內分泌代謝、疾病等相關,減重時會根據肥胖類型以去濕制水、健脾、活血行氣等方法,來改變體質並調節人體臟腑和內分泌,使氣血順暢、加速新陳代謝,甚至將體內多餘水份、廢物、毒素一一排除。


• 瀉下通便法──適用肥胖且經常性便秘者
這一類的人通常體格都強壯結實,常見以大黃、虎杖等幫助瀉下通便,並以何首烏養血潤腸,進而達到降血脂、抗老防衰的效能。
• 和胃消脂法──適用胃虛不易消化者
這一類的人多是腸胃消化較差,飲食又過於油膩,使油脂粘膩阻塞於胃,造成腹脹、胃酸、口味穢濁。針對這類型的人就建議可以山楂、麥芽、萊菔子等幫助胃消化,減輕腸胃負擔並消除脂垢。
• 利尿滲濕法──適用水腫虛胖者
這類人多屬於濕盛生痰、水濕代謝失常,因此多選用如冬瓜子等利水食材,或澤瀉這類利尿滲濕的藥材,幫助降脂。
• 補氣扶正法──氣虛脾腎弱者
這類體質者,身體功能漸衰竭,臟腑機能減弱,新陳代謝就慢,因此較難有好的減重效果,建議可以黃耆、黨蔘、茯苓、甘草這類藥材補氣血、調陰陽、益脾腎等藥物來扶助正氣,提升代謝力。


• 穴位埋線幫助減重 •
中醫治療中的減重方式,除了口服藥飲之外,大多數人較熟知的應該就是針灸療法,藉由針灸刺激經絡及穴道,促進體內新陳代謝達到減重效果。隨著針灸治療的改良與延伸後,則是出現了所謂的現代針灸療法「穴位埋線」。穴位埋線的方式,是以外科手術專用的安全縫線──羊腸線,埋入特定穴位,經由羊腸線刺激經絡穴位,達到調整內分泌系統、改善氣血循環、利水消腫及增加身體的新陳代謝等功效。埋入的線在兩週的時間會被身體完全自然吸收,在這期間,埋線可以24小時持續刺激穴道,為安全、方便的減重輔助方式。


• 不易復胖的中醫減重 •
在中醫理論上,認為肥胖症的原因不外乎濕、痰、水、淤等,因為肺、脾、腎的功能失調,相對運輸養分、利水效能減弱,新陳代謝循環就變差,人就容易有肥胖、水腫等現象發生。中醫減重的優勢,在於同時從根本調理體質,改善臟腑功能。因此,當停止治療後,原則上更不易復胖。減重後有復胖問題,多是因為忽略減重後身體所需的熱量和以往不同,若是繼續以往的飲食習慣,造成過多的熱量攝取,體重自然容易增加。


 


(本文作者/彭溫雅)


http://i-nature.uho.com.tw/articles1/2/1172.html#.US9bE5PVUxE


2013年10月2日 星期三

「氧」生讓你更健康美麗

 「氧」生讓你更健康美麗-轉載自自然生活網 (http://www.i-nature.com.tw)


圖文整理/i-Nature編輯部



改善缺氧,除了能防癌,也能提升健康,幫助消除疲勞、增進體力、降低血壓、美容美體……好處說不完。對於糖尿病患者而言,改善缺氧更能減少身體對於胰島素的需求量。我們知道,同樣一個葡萄糖,在有氧的情況下能提供細胞38個ATP能量,但在無氧的情況下卻只能產生二個ATP而已。因此,當細胞缺氧時,它得要攝取更多的葡萄糖來補足能量,也就需要消耗更多用來幫助細胞攝取葡萄糖的胰島素,胰臟的胰島β細胞只好分泌更多的胰島素來滿足細胞的需求。若長期缺氧,過勞的胰島β細胞會提早老化,分泌的胰島素也將逐漸不足,進而引起或加劇血糖過高的問題。


另外,由於大腦和中樞神經是身體耗氧量最高的器官,因此缺氧時會最先受損,造成記憶力的衰退,阿茲海默氏症、帕金森氏症都與腦部缺氧有關。腦部的供血量不足,也會造成腦部神經穩定度不夠,出現焦慮、恐慌、憂鬱等情緒,長期則導致神經衰弱及自律神經失調。2012年8月16日《中華日報》便曾報導,中醫如何利用提升心肺功能的方式(即改善缺氧)來預防憂鬱症,這也是中醫調治憂鬱症的有效方法。至於,學生讀書考試也要大量消耗氧氣,更不能不注意「氧生」。


• 氧生之道/
1)認真檢視自己的生活作息、環境、飲食、藥物、健康狀態是否容易缺氧。
2)避免長時間處在擁擠、密閉、空氣不良的環境。
3)保持環境通風,每兩小時至少休息十分鐘。
4)養成深呼吸的習慣,有意識的進行深呼吸來補充氧氣。
5)呼吸道阻塞及貧血是缺氧的主因。
6)肥胖及心血管疾病也會導致缺氧。
7)養成運動的習慣,增強體力及心肺功能。
8)均衡飲食不過量,但也不需要挨餓。
9)凡事過與不及皆是病,勿意、勿固、勿必、勿我。
10)癌症患者更應改善缺氧,將能減緩惡化速度,提高生活品質,延長壽命。


 


(本文作者/張安之、李石勇、方鴻明)
(摘自/氧生: 21世紀最有效的防癌新革命/時報出版)


http://i-nature.uho.com.tw/articles1/2/1162.html#.US9b2ZPVUxE


2013年10月1日 星期二

減重方法百百款 你試過幾種?

減重方法百百款 你試過幾種?-轉載自自然生活網 (http://www.i-nature.com.tw)


圖文整理/i-Nature編輯部



「瘦不了」是許多人心中的痛!也許你已嘗試過千方百計,無奈就是與「瘦」無緣,你可曾細數過自己已經嘗試過多少減肥方法嗎?是不是常常稍微有點成績,就故態復萌呢?坊間流傳著許多種方法,乍聽、乍聞、乍看之下似乎很有道理,親身嘗試過後,好像也頗有那麼一回事,問題是:不是很難持之以恆,就是一下子就恢復原狀……,總是沒辦法長期維持一個漂亮的數字。根據我個人的親身體驗,減重真的不難,可是絕對不能違背均衡且充足攝取六大類食物與營養。


許多似是而非的減重論調,如「攝取的熱量越少,越瘦」、「不吃澱粉就會瘦」、「吃肉就好,不要吃飯」、「晚餐不要吃」或「全蔬食最理想」等,有些方法要求偏食某種食物或營養素,有些方法則是要求單一進食某類食物或營養,無論前者或後者,也許一時間效果卓著,但總是不能長久維持下去,甚至久了之後就會出現營養失衡、不足、過剩的問題,對健康影響頗大。其次,我知道許多年輕女性為了愛美或要迅速獲得減重的成果,會乾脆禁食,這種做法老實說挺危險的,不但對健康不好,也會影響女性最重視的身體曲線。


所有有效的減重如果沒有回歸均衡飲食,都將很難持之以恆,也一定會有短期顯效、長期失效的情形,絕對會伴隨溜溜球效應。任何宣稱可以急速減肥的方法,若不小心就可能傷身,以下舉例不正確的減重方式所可能導致的後果。


1)禁食法/身體所需營養素完全無法吸取,雖然體重會急速減下,但基礎代謝率也勢必會隨之下降,影響代謝功能,肌肉一定流失,甚至對腎臟功能有不好的影響。


2)吃甜食及零食減重法/吃甜食及零食除了有熱量的問題外,也有食品添加物之疑慮,不僅無法補充身體所需的蛋白質、礦物質、維生素、膳食纖維等營養素,也一定會造成肌肉流失。


3)高蛋白飲食法(即阿金減肥法)/就是主張不吃蔬菜、水果及碳水化合物,所以會造成身體欠缺維生素、礦物質,致營養不均衡,易造成腎臟及腦部損傷,可能會酮酸中毒,及產生電解質不平衡的情形。


4)單一食物飲食法/只吃蔬菜或水果,不攝取油脂與蛋白質類的食物,會令身體所需能量不足,且無法持久,易造成肌肉流失。


5)極低脂飲食法/脂肪是由碳、氫、氧的原子組成,主要以皮下脂肪的形式儲存,亦有少量儲存於肌肉細胞內,還有一部分存在於血漿之中,除供應身體所需熱量外,它也是構成細胞的重要成分;而且有保溫、保護體內重要器官和滋潤皮膚之功能。由於脂肪會減緩腸胃蠕動,所以停留在胃部要4~5個小時,讓人有飽足感。身體所需脂肪約占每日總熱量的30%,脂肪酸分成飽和脂肪酸及不飽和脂肪酸兩種,若缺乏脂肪酸,將導致皮膚乾燥、頭髮無光澤、氣色不佳。


總之,想要減重的讀者,請先從了解自己的身體狀況做起,唯有維持身體健康,才能保持漂亮的體重數字,並且持之以恆,不失控。


 


(本文作者/洪泰雄)
(摘自/代謝平衡,健康瘦身2: 均準飲食,順便瘦身/原水文化出版)


http://i-nature.uho.com.tw/articles1/2/1116.html#.US9b4JPVUx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