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2月28日 星期四

如果孔子是位教練,他會要求選手「像河水一樣」

圖


不知為何,從國中開始與先秦典籍中文字的頻率很合,先秦哲人那種即事言理的方式,總是讓我興發各種豐滿的意象。大學時有選課自由後,就選修了不少先秦典籍的課,若要用個人喜好來排序的話,這些典籍中我尤愛《論語》,再來是《莊子》、《老子》,最後是《孟子》和《荀子》。但其實荀子的論理思維跟我最像,也許正因如此,我所嚮往的正是離我最遠的孔子與莊子,前者論「仁」,我則是最無仁心之人;後者論自然之「道」,我則離道極遠,只能偶而在寫作和運動的剎那過程體會到「道」的存在。


無論如何,最早打動我心的還是《論語》。若要從《論語》眾多閃爍著智慧的文字中挑選一句的話,我心中就會升起「逝者如斯夫,不舍畫夜」這句話。在研究所期間更以此為題,寫了《先秦儒家水意象析論》的碩士論文,雖然可能沒什麼人會想讀這樣的研究性論文,但我卻深深引以為傲,甚至比跑步環台或226km的超鐵跑進十小時還感到自豪,自己也常再拿起來讀,而且每次讀都有新的體會,跟那些我寫過的運動類文章(或書)不一樣,因為那些都是我懂我做得到的事,但先秦哲人所描述的境界或是修養工夫都是比鐵人三項還難的事。


最近發生一件事卻讓我不得不好好反省自己對於中國哲學的愛好,……事情是這樣子:


從一月十九號開始,花蓮市的三位高中生來位於壽豐鄉的東華大學集訓,他/她們跟我住兩個星期。雖然是個肩負重責的任務,但能看著他/她們和東華鐵人一起訓練與起變強,心底總會湧出無可取代的喜悅感。寒訓過程中,其中一位來東華集訓的高中選手說:「教練,明天我不能練習了。」


聽到那語氣讓我有點擔心:「怎麼了。身體不舒服嗎?」


「不是,我國文被當了,要回學校補考」


另一位聽到反嗆說:「國文被當!為什麼會?你不是中國人嗎?怎麼連國文都學不好!?」


「那些都是什麼子曰、孟子說的文言文,我根本就看不懂,不知道他們在說什麼。」最後又補了一句:「我最討厭孔子了。說了一大堆話讓我們背得要死!」


雖然我只是他/她們的三鐵教練,但對於一位研究儒家經典的中文碩士生來說,這件事還是讓我梗梗於懷……


雖然「先秦」(秦朝統一中國以前時代的統稱)已距今兩千多年前,他們的語境已經跟我們差很大,但人生所會遭遇到的各種問題、各種處事(處世)的智慧、修養的工夫大都包含在先秦哲人的話語裡頭了!孔子、孟子、荀子、老子與莊子的話語中含有許多讓運動員非常受用的修養工夫,只是語境的差異,讓年輕學子無法進入,無法實用,就像怎麼把「姿勢跑法(Pose Method of Running)」運用到實際的訓練課表中一樣,因為跑者們有著一層語言的障礙,難以理解,需要有人把它轉化成我們懂的中文,另此我們才能「受用」。重點還是在「轉化」,如何把古人的知識與智慧轉化成現代人所能了解的語言,或是轉化成為運動家的智慧與精神。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論語·子罕第九》)


這句話似乎讓我看到孔子站在河裡,看著河水不斷往前奔流……而逝,我的論文正是從這句話展開的。在撰寫論文那時,我常去東華大學旁的老溪游泳,碧綠的河水從台九丙下流過,我喜歡站在其中愐懷孔子發出此嘆的心情:他是在感嘆時光流逝?感嘆年華老去?還是在感嘆他的仁政理想無法實現嗎?我覺得孔子不是在感嘆過去的時光,而是在讚嘆河水日夜不停向前奔流的精神!讚嘆它不管碰到任何阻礙都繼續向前,碰到坑洞就填滿它、碰到山壁就衝撞它、碰到大石就繞過它,既剛強又圓滑。


我非常喜歡《荀子》中描述河水美德的一段話:


孔子曰:夫水,遍與諸生而無為也,似德。其流也埤下,裾拘必循其理,似義。其洸洸乎不淈盡,似道。若有決行之,其應佚若聲響,其赴百仞之谷不懼,似勇。主量必平,似法。盈不求概,似正。淖約德達,似達。以出以入以就鮮絜,似善化。其萬折也必東,似志。是故見大水必觀焉。」(《荀子.宥坐篇》)


荀子想像孔子之所以喜歡河水,是因為他看到河水的各種美德。他說:


河流是一位有德者,因為它供給水源給流經地區的所有生物卻不求回報(教練是否就該如此,而不是分門別派地認我的選手你不準碰,我的選手不準讓別的教練帶);


河流也是位有守義之士,因為它不走捷徑不走後門,該怎麼走就怎麼走,遵循一定的河道,固守正道(如果吃禁藥可以讓你名利雙收,也不會有人發現,那該不該吃?只要想想你最初接觸這項運動的初衷是什麼就能找到答案,義守當為);


河流也具有自強不息的剛健之道,他像永遠也流不盡似地源源不絕地向前奔流(儒家的剛健之道是運動員的最佳詮釋:自律、不間斷的訓練、高度的韌性與不斷追求更強的身體);


河流也是一位勇者,面對深谷不懼而決斷如流(不管前面有什麼河水始終勇往直前,賽場上的運動員也是,他們揹負了太多的訓練與期待,被過去的水推著走,沒有退路);


河流更是一位有志氣者,不管努力過程如何屈折,最終的目標永遠不變,永遠朝東方的大海流去,不管遇到大石、高山或深谷,他始終一心在此目標上而向之趨赴(有進步、有退步,有受傷的低潮、有上台的榮耀,不管寵辱,運動家的志向始終不變:追求更強的境界);


河水能滲透到物品的微小隙縫中,我們對於任何學問的專研也該如河水一般浸灌透徹,涵泳玩索,久之當自有體會(專研所有能使身體變得更強的知識,沒有通透的知識,永遠站不上世界的頂端);


河水流過坑洞必先填平然後過,就像有法度者均平制度一樣,水盈滿後不用刮平斗斛的器具就能自平自正,就像比賽場上無須裁判在場也能自行遵守比賽規定(同樣的路線、同樣的天氣、同樣的距離與出發時間,看誰先到達終點誰就贏,公平得很,這就是運動比賽的精神,用身體決勝負,誰贏誰輸各評本事);


任何出入流動河水中的物品都能變得更為潔淨(運動員能淨化社會,帶給社會力量;那就像任何一位好教練能淨化選手靈魂,使他們專一致志,帶給他/她們力量一樣)。


運動員怎能不向河水學習呢?


每次到老溪就想到孔子望著河水的身影,就會想到運動家該具備的德、義、道、勇、善化、志、察、法與正。


除了觀水與反省,我也喜歡直接潛進老溪裡逆流而上的感覺,那讓我能更加體悟到「水感的奧秘」。在水中時因為手掌和手臂在水中形成「支撐點」才能讓其餘的身體(包括另一隻手臂)向前進──手不動身體動。但因為逆流時水不斷往身後流去,所以在逆流的水中划手就好像在跑步機上跑步一樣,手腳一直移動,但身體卻一直留在原地──手動身體不動


2012年暑假在老溪練泳:



你可能也有過這樣的經驗:在游泳池剛開放的時刻第一個跳入池中時,特別有水感,好像每次划水都特別扎實,但轉身後水感就變差了。那是因為一開始泳池中的水沒有被其他泳客(與你自己)擾動,所以是「靜水」,特別容易「支撐」,但轉身後池水已經被你擾動過了,所以支撐就變困難了。


我思考著孔子是否也思考過相同的問題,「如果他不曾讓整個身體泡進水裡,再想辦法讓它前進的話,他可能永遠也不會去想到『把身體撐高』與『游速』間的關係。」但再把視域放寬來看的話,孔子和我都在思考「移動」的問題,而移動的問題正與「時間」密切相關。


孔子思考的對像是河水的流動,從河水的流動映照到人生……「人的一生也是如同河水般日夜不停地向前奔流,一刻不停」,所以他說「逝者如斯弗,不舍畫夜」,所以我說「在水中或道路上飛奔前進,時間一直用同樣的速度推進,不管吃飯、睡覺、工作,時間亦毫不停留片刻」。既然如此,那們為何而游而騎而跑呢?當河水不再流動,它就不再具有德、義、道、勇、善化、志、察、法與正的特質與能力了,我想,當我不再游不再騎或跑時,也許我還能自平與自正,也能專心致志在自己的研究領域之中,但停止不動的水只能是死水,停止不動的我我又怎還能教化我的學生,如何施與,如何義守正道,不再流動的水也不再需要源頭,不需要面對外在險阻的勇氣,當然也失去了追求夢想的志氣。


我們這個社會,是需要運動家的,是需要勇於追求夢想的運動員的


雖然他們的「德、義、道、勇、善化、志」可能大都對國家的GDP沒有幫助,也無法降低失業率,但他/她們的價值就像臺灣還僅存的美麗溪流一樣,那水本身的價值可能沒多少錢(目前臺灣一度水=1000公升的水約7~11元),但它卻是臺灣這塊小島上最寶貴的資產,運動員也是。如果孔子是一位教練,他會要他的選手「像河水一樣」,而不是追求成績,成績只是手段,「像河水一樣」才是目標。


東區傷兵大體檢 葛蘭傑上半季泡湯

【特約作家大勝巨鴨】
東區受傷的捧由們,你再不回來就不要回來算了!(泣~)


NBA邁入第二週的賽程,大部分比賽都打得相當火熱,肢體接觸也當然比熱身賽更為頻繁,所以造成某些球員已經不堪負荷的高掛免戰牌,再加上大部分在季前受傷的球員,都尚未能換上球衣上場作戰的情況下,讓目前的戰局有點詭譎。當然,在這時頭不好的時候,總是有些新人或是老將可以抓住機會卡位成功,並穩定球隊成績。我就來幫大家整理一下目前的狀況。


布魯克林籃網


☆華勒斯(Gerald Wallace) 布魯克斯(MarShon Brooks)


籃網改名又換了新球場,隊中一哥威廉斯也發下豪語要在東區大鬧一場,開賽前看起來充滿新希望。但是準備就緒的華勒斯卻在開幕戰時不幸扭到左腳踝,雖然球隊說他並無大礙,而且檢驗報告也不嚴重,說他很快就會回到場上。但是你知道、我知道,快退休的史騰也知道,球隊的發言人有時是放羊的孩子,當球隊宣稱一個球員恢復良好,並且很快會回到場上時,這球員常常都會休息的比預期還久,傷了殷殷期盼的球迷心。


但如果球隊宣稱這球員很嚴重,需要休息很久時,這球員卻往往會出奇不意的提早上場,並且還會大砍個二、三十分嚇壞對手跟觀眾。這種手法跟某些公司釋放利多消息吸引股民追高,然後再一次下殺讓你血本無歸有何差別?不好意思,我扯太遠了,不小心抒發自己的心情,也沒有指明是哪公司,不要告我。


雖然球隊對他的狀況很樂觀,但是華勒斯已經連續3場都沒上場,到目前也沒聽說他有歸隊練習的消息。目前能替補他的是布魯克斯、柴崔斯(Josh Childress)以及波根斯( Keith Bogans),但是布魯克斯也在上一場受傷,所以柴崔斯跟波根斯都會分享小前鋒的時間,但是筆者不看好任一人能夠完全補足華勒斯的功能,因此這個位置對籃網來說是一個隱憂。所以,祈禱華勒斯快回來吧!


夏洛特山貓


☆韓德森(Gerald Henderson)


他預計最快11月底會回來,目前看來有沒有他,可能對山貓戰績都沒什麼影響,因為山貓其實不缺人手。葛登(Ben Gordon)以及塞斯森(Ramon Sessions)都因韓德森缺陣能提升上場時間,這兩人的數據可看出明顯的成長。塞斯森提供全能數據(15分2.6籃板5助攻),而葛登則是可以多發揮他的專長,跟對手互砍外線。


印第安那溜馬


☆葛蘭傑(Danny Granger)


葛蘭傑季前賽的不斷缺席,似乎已經預告了他將會有悲慘的開季。膝蓋傷勢迫使他必須休養3個月,預計明年2月時才能看到他在場上的身影。溜馬的季後賽之路也蒙上了陰影。雖然有些球評覺得目前的溜馬沒有他,可能打起來更順手,但開季到現在,事實證明溜馬還是需要多一些時間,才能適應沒有他的日子。


希伯特(Roy Hibbert)目前也遇到小低潮,而原本希望能頂上先發小前鋒的傑洛格林(Gerald Green),表現也有點慘不忍睹,看來格林要多點時間才能成大器。而大前鋒衛斯特(David West)以及希爾(Geroge Hill)則是有驚艷的表現。但是,衛斯特的健康問題讓人有點擔憂,今年上場時間的增加不知道能負荷多久。


所以溜馬還是要喬治(Paul George)的振作以及希伯特的回穩。相當被看好的喬治這幾場下來顯示他還有很多進步的空間,而溜馬到目前只有一場得分破百,目前依舊是主要攻擊手的他,需要儘快進入狀況。


紐約尼克


☆史陶德邁爾(Amar’e Stoudmire)


史陶德邁爾的膝傷比預期還嚴重,所以必須休養到12月才能回歸陣容。尷尬的是,尼克在禁區薄弱的情況下(沒有他跟坎比),還是打出了開季四連勝的佳績,溫暖了被珊蒂小姐跟暴風雪殘害的紐約人的心。


穩定的安東尼不說,史密斯(J.R.Smith)也打出期待的佳績,而布魯爾(Ronnie Brewer)的表現也讓人不得不注意,平均10.5分7籃板1.8顆三分還有2.3次抄截的表現,讓他成為目前尼克重要的一員,尼克現下能夠抓籃板的不多,他的表現應該可以一路維持到史陶德邁爾回來前。


奧蘭多魔術


☆尼爾森(Jameer Nelson) 特庫魯(Hedo Turkoglu) 哈靈頓(Al Harrington)


正在重建中的魔術隊一開季就是多災多難,哈靈頓還沒打任何一場就知道要休息到12月中,當家控衛尼爾森也因為受傷而缺席了4場,而慢慢在退化的特庫魯也因為左手骨折需要休養至少4週。難道魔獸走的時候也帶走了魔術的一切好運嗎?


剩下的人在傷兵累累的情況下,似乎士氣大受影響!魔術看似不錯的開季,卻在這一週被眾家球隊欺負,真是令人傻眼。其實魔術也是不缺人手,只是需要教練跟控衛好好的組織一下球隊。


新秀控衛摩爾(E’Twaun Moore)臨危頂替先發,本身數據不錯,值得注意,但是組織全隊進攻似乎還是力有未逮。不過尼爾森如果需要休養更久的話,就期待摩爾表現更出色了!


魔術被看好的還有Big baby戴維斯(Glen Davis),他被期待能夠帶頭捍衛魔術禁區,而二年級中鋒佛希維奇(Nicola Vucevic)看來也是有潛力,這兩人將會在哈林頓不在時力扛禁區。


得分後衛艾佛拉諾(Arron Afflalo)以及白人射手瑞迪克(J.J. Redick)也會在多人缺陣下增加上場時間,都是值得注意的球員。


費城七六人


理查森(Jason Richardson) 拜能(Andrew Bynum)


76人在東區相對來說一直保有競爭力,即使在目前大中鋒拜仁持續缺陣的情況下,也還是被評論為東區勁旅。而李察森腳踝受傷時,也有萊特(Dorrell Wright)適時補上,萊特12.7分6.8籃板以及1.8抄截的表現,讓76人不會太煩惱理查森的缺席,所以可以安心地把未來之星特納(Evan Turner)放在得分後衛位置,安心的讓萊特坐上先發小前鋒位置。附帶一提,特納的全能能力應該有超越他現在數據的表現(特別是得分方面,籃板已經是全隊最多),他還有著年輕球員不穩定的毛病,不過相信他的成長會很快爆發出來,讓友愛之邦不會懷念伊谷達拉。


今年的楊格(Thaddeus Young)突然開竅,不愛抓籃板的他有著明顯的增長,也讓人眼睛一亮!他跟豪斯(Spencer Hawes)將是目前76人主要抓籃板的禁區球員。


多倫多暴龍


羅瑞(Kyle Lowry)


羅瑞一開季的表現根本是驚天地泣鬼神!一個控衛的數據,竟然可以跟熱火的詹姆斯(LBJ)差不多?球隊更是樂不可支,每年都在盤算如何拿卡德倫(Jose Calderon)當好籌碼去交易好球員回來的夢想,今年終於可以實現。


但不知道是用力過猛還是多倫多冬天過冷,羅瑞在第4場比賽傷了腳踝,讓球隊管理階層想交易的心一下又被澆熄。更糟的是,洛里經過幾天治療後才坦承這傷勢其實從今年夏天就一直困惱著他,暴龍高層聽到這話時,應該是在心中呼喊退貨吧XD!


目前不確定羅瑞需要多久的治療時間才能完全恢復,但卡德倫很有可能今年會在多倫多過冬了。卡德倫在羅瑞缺陣時平均11分6.3助攻,還有2.67顆三分以及1.67個抄截,算是不錯成績。暴龍的成績基本上不提也罷,看暴龍高層每天想辦法交易卡德倫的劇情也許還比較有趣。


華盛頓巫師


沃爾(John Wall) 奈尼(Nene Hilario)


這兩人目前狀況都很撲朔迷離,跟巫師目前的戰績一樣。沃爾最快也要11月底才會回來,但這也不是很確定的日期。奈尼雖然有在做一些訓練,但也是不知何時才可歸隊。就如同我們也不知道何時巫師才可以在本季開胡。


值得慶幸的是,萬年替補普萊斯(A.J.Price),近日頂替先發有越打越像樣的趨勢,近3場有著平均13分10助攻4.6籃板的表現。今年探花比爾(Bradley Beal)也有穩定下來的表現,近三場有著平均18.3分4.6籃板,外帶每場2顆三分,終於讓人比較相信他擁有探花的價值了。而歐卡佛也有慢慢回神的樣子出來,即使歐卡佛不小心又受傷了,另外一位被看好的大個塞拉芬(Kevin Serephin)也可以無縫接軌。也許再過幾場我們就能盼到巫師本季的首勝,這真是令人興奮!!


☆欲看更多NBA評論,盡在夢幻體育中心


https://www.facebook.com/fantasysportscenter


【2012/11/12 聯合新聞網】


 


全文網址: 東區傷兵大體檢 葛蘭傑上半季泡湯 - 深入報導 - 籃球風雲 - udn運動大聯盟 http://mag.udn.com/mag/sports/storypage.jsp?f_ART_ID=423778#ixzz2KY7qEO8k
Power By udn.com


2013年2月23日 星期六

羅名材:原住民車手出頭天

作者:愛輪式


在踏板上悟出人生的哲理


01_MG_7009


有的人出生於富裕家庭,是福氣;有的人出生於貧困家庭,是修練。羅名材,一位家境困苦的原住民,拿到一手人生爛牌,卻能靠著腳踏實地、洞悉賽局來打出逆轉勝。他是東部少見的優秀自行車手,經歷了17年選手生涯,拿下1994至1996年全運會金牌,選手退役後在花蓮不起眼的街道經營單車店。


他經營的車店,曾經創下台灣單車最佳銷售紀錄;然而,他賺到錢之後卻沒因此自滿而放慢節奏,下一步,他正打算推展部落觀光,協助原住民建立永續的商業模式,只因為父親從小灌輸他「你將來賺錢了,不能自謀其利,更要讓家人、族人都過好生活。」


02


貧困環境是最嚴格的老師


羅名材具有阿美族血統,成長於花蓮的貧乏家庭,父親是每天在外風吹日曬的技工,母親務農。童年時期曾打過棒球、排球校隊,直至高一(1986)才進入自行車運動。好山好水的花蓮適合自行車訓練,他在教練的帶領及自主訓練下,苦練一年後就當選國手。


03_MG_7022


我當選手也是傻傻的騎車


羅名材的車涯長達17年,曾至各國比賽、移地訓練。回顧選手生涯,「雖然累,但只有在訓練、比賽時辛苦,這些苦都是通往成功的必經路程。」直到他自行創業後,才覺得以前當選手是如此的幸福,每天只專注於訓練的簡單幸福。


當選手就是敢拼、敢鬥,靠一股傻勁騎車就好,羅名材在踏板上踩出了數十萬公里,出國比賽當經歷、獎狀當學歷。當選手的日子,只能靠微薄的的生活津貼勉強過活。「當車手雖然學的知識少,但透過艱辛的訓練,反而容易悟出道理;比賽雖然殘酷,卻能鍛鍊體格以及培養旺盛的鬥志。」他說道這是騎車17年來所學到的,這也是學校沒教的事。


「自行車就像人生旅行,有上坡、有下坡。上坡以穩健的配速努力向前,下坡時不能過於得意而大意。洞察前方,該拚的時候要衝,加速不忘保持平衡,人生難免會失誤跌倒,但只要有健康的身體,就能站起來再戰。」~羅名材


04_MG_7002


身分轉換人生更精彩


役畢,1996年羅名材回花蓮開單車店,在已經有老店卡位的競爭市場,加上創業資金不充裕,他只能在偏離市中心的地點開店。為了要引人注目,他在車店後方自己開發微型的登山車場地,在車店開幕當天舉辦迷你登山車賽。由於車店位處商圈尾端,沒有密集的人潮,因此他載著單車到夜市擺攤展示,希望更多花蓮人認識他。


在資源貧瘠的環境,想成功就得付出的比別人多,做別人不做的、沒想到的。


2000年,休閒運動風氣興起,羅名材推測未來的幾年將掀起單車熱潮,他認真思考著:當單車從通勤的實用功能走向休閒,車店要轉型為哪種風格?2005年,單車市場仍是趨於保守,他卻反向的大量投資,成立東部首間單車生活館,當時是全台少數的大型複合式單車店。


擴大了事業版圖,經營壓力也隨之提升,思考面向要更週全,商業上的判斷失誤將造成嚴重的財務損失。此時34歲的羅名材已經過了騎車拚傻勁的年紀,他冒險的擴大車店規模,心裡卻擔心沒客人來怎麼辦?


05_MG_7000


機會是留給準備好的人。2008年國際經融風暴,此時的台灣恰逢單車熱潮,在單車榮景的幾年間,羅名材的車店年營業額都超過4千萬元。他在大賺單車熱錢的頂點,反而收手沒再開分店,因為他嗅到網路購物世代的來臨、低價競爭的刀刀見血,在那經濟蕭條的年代,他將重心轉移到辦理單車活動,將資金投注在房地產。


花蓮的總人口不到34萬人,單車蜜月期一下就過了。轉型為辦理賽事活動,以花蓮得天獨厚的觀光資源,能吸引到全台的單車愛好者。


「構思天馬行空的想法,以腳踏實地來落實計畫。」羅名材為人生的各階段設下目標,每個目標都像是終點衝刺,一不小心判斷失誤就會摔車,但都已經上了戰場,放手一搏總比收手觀望來得有機會。


充實自我思惟轉型


在單車熱潮,羅名材反而將重心轉移到舉辦賽事活動,2008年他創建「鐵馬牧場」,每年舉辦「單車豐年季」,試圖將東部打造為自行車樂園。2010年,單車市場回穩,榮景不再,光靠銷售單車無法維持營運,因此淘汰了許多體質不健全的車店。車市蕭條,身處自行車產業的他卻仍持續獲利,證明了不景氣仍能賺錢。


每天都當作是最後一天


06_MG_6991


沒家境、沒學歷,羅名材拿的一手人生爛牌,卻能扭轉逆勢闖出一片天。「因為我成長於困苦的環境、經歷艱辛的運動訓練,加上時時刻刻叮嚀自己:要以破斧沉舟的動力向前衝。」他自謙為學識不高的平凡人,他擁有最大的資產是勇於突破現狀的魄力,就像運動員,每天的訓練都是重新開始,目標就是再創佳績。


羅名材說道創業的路上遇到無數的困難,就像在征服大山的路上,必然會遇到體力衰竭等困境,但只要抱持正面思考,就能改變處境,順境還是困境決定於心態。他表示人生就像丘陵地,有上有下,起伏不斷是人生必經的歷程;爬坡也好玩,看著眼前的大山,一踩一踩的直攻峰頂,證明了只要持之以恆,沒有克服不了的大山。惟一克服不了的,是心理先預設的柵欄,困境由心生。


自行車早已進入了變速世代,單速的安逸前行很容易被淘汰。擁有原住民血統的羅名材,未來,他已經計畫好要投入於「健康、快樂、簡單、自然」的觀光事業,他想將原住民的文化帶給世人,讓更多人深度的了解原住民,協助部落建立商業模式。就像他父親叮嚀他的,不只是為自己好,更要讓族人也有富足的生活。


07_MG_7020


自行車就像是路地上飛的鳥,讓人飛得更高、看得更遠,擴大格局。如果用悲觀的思惟來經營人生,用「我是原住民、我是運動員、我沒學歷…因此這輩子不可能有所成就,還沒努力便否定自己,注定黯淡的一生。」


當然,努力也不一定會有立即回報。遇到不如意,改變心境就當作這是等待,而等待並非忍耐,而是另一種修練。


 


THE END


2013年2月22日 星期五

送君千里,終須一別

15年前的某一天曙光下,一位對路跑瘋狂著迷的父親,騎著90cc摩托車載著兩個兒子,並且要求夾在中間的小兒子盡量的縮下頭,就像變魔術般的障眼法,好矇騙過前方的警察。擁擠的抵達木柵貓空三玄宮,小兒子才探出頭來呼吸一口新鮮空氣,但是當時誰也沒料想的到,原來這是將來15年後成為真男人的一股豪氣。放下背包、轉轉頭顱、繫緊俱樂部阿伯送的二手跑鞋鞋帶,跟著和諧長跑俱樂部的叔叔、伯伯們順指南山路而下,但是大哥與其他年紀較長的學長們早已跑遠,而後一行人側身穿過柵欄,跑出充滿跟人一樣高的雜草小路來到政大後山,順著道路繞過傳說中會在半夜甦醒騎馬載學生下山的蔣公銅像,跑出政大校園,向著上坡跑至每年三月都會我很辛苦,但遊客拍照很開心的杏花林,再經過常會有寵物犬跑出來追人的那戶人家後轉往三玄宮方向,但當初與寵物犬奮戰爭奪道路使用權的小兒子也沒料想到,十幾年後,這條路變成了台北市貓空路跑賽的路線。


01


三玄宮,成立於1981年的秋高氣爽,主神供奉腳踏龜蛇之像的玄天上帝,共有黑面金衣三尊分為大帝、二帝、三帝,以三帝為中間主位,以「三」的文字意象來顯現為人處事的謙卑之道。宮廟主持每日清晨早起燒水奉茶,早已成為路過的登山旅客們的中途休息站,廟旁水龍頭流出涓涓冰涼的山泉水,更是在炙熱夏季裡跑者們的福音。漱口、洗臉,又是一條好漢。廟口前庭院上的水泥地,不論是登山客腳下的汙泥,還是跑者們汗水下的屁股印,總是安靜無悔的吸收著,夏季躲在三玄宮的廟廕下,擋去殘酷無情的艷陽,並迎進陣陣充滿芬多精清新的微風;冬季成為躲寒避雨的最佳場所,宮廟住持還會大方的開放浴室,讓我們這些在寒風中消瘦的顫抖身軀洗個熱水澡驅趕寒意,有時還會準備免費的炒米粉讓大家充飢,如果幸運遇到做粿的節慶,更是可以吃到現場純手工製作熱騰騰的草仔粿,連到此一遊的外國老夫婦遊客看得也目瞪口呆,頻頻拍照留影,操著台語口音的宮廟住持,更不吝嗇的請遠方朋友吃粿,透過台大外文研究所的俊傑翻譯後得知,這是他們夫婦來到台灣兩星期來第一次有人主動跟他們交流。


02


以上的美麗,將在自由市場下成為大家片碎的回憶,三玄宮在2013年血染的山櫻花盛開季節下吹起了熄燈號,未來會變成商家還是住家不得而知,唯一知道的是,地球上一處包容之地消失了,包容著泥濘的腳印和運動短褲不斷滴下的汗水與溢濺出來的各廠牌運動飲料液體,我想,不管是在何處發生這樣的事情,大概早就被轟出貓空了。2009年東亞運和2010年的亞運田徑長距離跑集訓,也在此從事過山區道路LSD訓練,而在2012年前,一位還在雛形中的跑者,總喜歡坐在三玄宮前的階梯,望向台北盆地一語不發忙著自我懷疑是否是一塊成為奧運選手的料,接著某日,他起身跑向充滿濃霧的產業道路上,然後確切的發現,前方深藏在濃霧中看不見的道路,唯有不斷的跑進去才能看得清楚了。


03


平凡小人物、慈善大巨人趙文正名言錄:「有心,比有錢更重要。」,我望著三玄宮上斑駁褪色的招牌,心中的問號不斷地湧現,是否我們終其一身只能等待中大樂透與企業贊助之後才能為體育運動做些什麼?或許,三玄宮的誕生、存在、結束,帶來的不只是一種強大的包容性,還有一種看不見的啟示吧。


2013年2月21日 星期四

瑜珈教室:增加腿部肌力的5種瑜珈姿勢

01


下犬式(Downward Facing Dog)


這5個姿勢不只可以伸展腿部,也可以強化腿部肌力,5個動作可以拆開做,也可以當成一個循環。可以在鏡子前,注意動作是否標準,再進行下一個動作。


勇士式1Warrior


02-Warrior-1


不只可以增強股四頭肌耐力,也可以伸展緊繃的臀部,這姿勢一開始看起來很簡單,但是持續越久效果越好,兩邊互換。



  • 以下犬式為準備動作,感覺雙臂穩固的向地面施壓。



  • 將右腳向前放在雙臂之間,左腳腳踝轉往內側,重心放在雙腳上,起身。右腳會往右邊微微傾斜,臀部和瑜珈墊前端平行,你可以用手將右邊臀部往後推,左邊臀部往前推。



  • 臀部調整好後,手臂抬起,雙手手掌合十,肩膀放鬆,視線看向手心。



  • 動作停留5個呼吸,然後回到下犬式,換左邊。


側扭轉式(Rotated Side Angle


03-Rotated-Side-Angle


當雙手呈現禱告姿勢,可以改變你的平衡方式,強化股四頭肌。



  • 以下犬式為準備動作,將右腳向前放在雙臂之間,手臂抬起,雙手手掌合十,呈現勇士式1。



  • 手放下至胸口,身體轉向右邊,將左手手肘放在右大腿外側,將重心放在右邊股四頭肌上,視線看向右肩,動作停留5個呼吸。



  • 將雙手放至瑜珈墊上,回到下犬式,換左邊。


勇士式2


04-Warrior-2


除了強化股四頭肌外,還可以強化核心肌群、上半身,因為當你做勇士式的時候,你需要伸展脊椎、腹部。



  • 以下犬式為準備動作,將右腳向前放在雙臂之間,手臂抬起,雙手手掌合十,呈現勇士式1。



  • 當雙臂和雙腳都穩定後,延伸雙臂呈現T字形,上半身轉向左邊。最理想的姿勢是:前大腿和地面平行,右膝超過右腳踝,將重心放在左腳,預防跌落在腳背上。注意肩膀位置正確。



  • 如果要確認身體是否呈現一直線,視線看向右手手尖,動作停留5個呼吸,然後回到下犬式,換左邊。


三角式(Open Triangle


05-Open-Triangle


增加膕繩肌(hamstring)肌力,同時也增加股四頭肌和臀肌肌力。



  • 以下犬式為準備動作,將右腳向前放在雙臂之間,手臂抬起,雙手手掌合十,呈現勇士式1。然後轉向勇士式2。



  • 右腳盡量打直,將左腳趾微微轉向右邊,呈現45°。雙腳打直,雙手打開右手靠足弓觸地,盡量延伸脊椎。這時候就依個人膕繩肌的柔軟度,如果柔軟度好盡量將手掌觸地,延伸左手,視線看向左手手尖。



  • 動作停留5個呼吸,重心放在雙腳上,去支撐身體的重量,之後轉向左邊做。


側邊(Side Fierce


06-Side-Fierce



  • 如果會做深蹲(squats),那麼側邊(Side Fierce)就是深蹲的變化型。可以幫助你平衡、訓練股四頭肌。



  • 雙手合十擺出祈禱姿勢,將右手肘交疊在左膝側,上半身盡量旋轉,這時右側臀部可以稍微往後推,而雙腳膝蓋保持平行。


07_fierce-pose



  • 動作停留5個呼吸,之後回到Fierce式,換左邊。


 


{參考資料:fitsugar }


2013年2月20日 星期三

跑步需知:跑者與血栓(blood clots)

open-uri20121008-10475-1ulg33l


圖片來源


運動員可能比一般人還容易得到血栓(blood clots)!怎麼會這樣呢?跑步不是可以促進心血管健康嗎?也許你會很訝異,不過聽完Coach Jenny的解釋,就會明白其中的道理,也要留意自己是不是有這些症狀。


*以下為Coach Jenny自述*


「我剛才聽說你3個月內有2次血栓發作,像你這麼健康、健美的人怎麼會這樣,得到血栓?!」我的家人和朋友說。


聆聽身體的聲音


去年秋天,我在從慕尼黑飛回家鄉的班機上。那時候為了多瑙河冒險馬拉松(Danube River Marathon Adventure)在歐洲勘查路線,很快完成了那次探路行程,只搭了2小時的計程車和2小時的飛機,之後就是10小時飛回歐海爾國際機場的航程就回到家裡。不用多說,這段時間都是坐著、在空中─但沒有其他我平常沒碰過的狀況。


飛機做到一半,我的小腿開始疼痛,那感覺很像突然大抽筋,而且一直沒有停下來。當時我心中就有一個小聲音:「這是血栓(blood clots)的症狀…」,但是我說服自己:「不可能會發生在我身上!我是健康的跑者。剛剛完成印加越野馬拉松(Inca Trail Marathon)。」


很快的一星期過去了,我繼續用微微疼痛的小腿跑步,其實我的身體和大腦一直都知道這應該是血栓,因為不管我多休息、伸展、冰敷都不見成效,感覺小腿依然沉重、疼痛。


我打電話給我的家庭醫師,她馬上幫我用都卜勒超音波(Doppler ultrasound)檢測,過了60分鐘的偵測,機器找到一個很小但是深層的血栓。之後開了一個週期的阿斯匹靈給我,還必須穿著很醜的壓縮襪套2個星期,接下來1個月都可以輕鬆跑。


解決後,我繼續過著正常的生活、旅行,當一個按時服藥的好病人,多動少坐。直到去年12月,有一次從加州搭乘4小時的飛機回家,小腿疼痛感復發,不過感覺比之前更強烈了,我的跑友跟我說,這可能是另一個血栓,所以我趕快找醫生治療。


當我從歐洲旅遊回來之後,像是例行公事一樣,又有一個血栓,而且這次的更大、更嚴重了,更令人的擔心的是這血栓可能會移動到我的肺部,變成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這是一個攸關生死的狀況呀!我有個朋友今年秋天剛完成Ironman,跟我的症狀類似,他到醫院做檢查,發現了2個血栓,其中一個在肺部…很幸運的,他痊癒了,現在很健康。


為了預防再次復發,我去注射血液稀釋劑(抗凝劑,blood thinners)和服用吞劑,這樣可以減低血液凝結的發生機率。以上省去了很多戲劇性的內容(超醜的襪套、恐懼和一些眼淚)。會將這些事情分享出來,因為我也沒預料到這些事情會發生在我身上,之後我調整作息、吃的很好,維持健康的身體。


為什麼在這麼短的時間內,發生了2次血栓?


很好的問題!我也研究了好幾個星期,發現有幾個生活模式會增加血栓發生機率,最讓我困擾的問題是,旅行是我的生活方式,還想要環遊世界。所以現在該怎麼預防呢?



  • 沒運動:我長時間坐著。導致血栓發生的最主要原因之一就是「不動」。旅行當中,除了短短回家的路程會移動之外,我通常會坐著14小時。所以在飛機上,我通常睡意濃厚,所以不常起來走動,每隔1-2小時我就會起來走走,而且時常忘記要穿上壓縮襪套



  • 脫水:會造成我們血液中的血漿減少,血液變的又濃又黏。我承認自己喜歡喝遊湖船上的免費紅酒,而且每當我旅行回到家時,身體接近脫水。通常,大部分耐力運動員身體會處於輕微脫水的邊緣,因為訓練和比賽。



  • 體能:因為體能好,我們身體中的紅血球細胞增加,攜氧能力也是,這也會讓血液濃度變高。



  • 藥物:我有甲狀腺亢進(hyperthyroidism),因為用藥過度。有一段時間,我的甲狀腺機能減退(hypothyroid),所以這段時間飲食習慣大變動,沒想到從甲狀腺機能減退變成了亢進。這個狀況會讓我的血液凝結因子增加。



  • 基因:最後,我在基因中有一些因素容易有血栓,而我在45歲這年發生了。我的「財富」(健康的身體),都在我完美的掌控之下,但是在一些小改變在同時間發生,造成了血栓,而且一隻腿上有2個。但我不是家庭主婦,我也不是醫生,我會讓醫生來解釋發生的病因。


要注意自己的訓練狀況、旅遊行程和比賽。Airhealth.org表示,大約有85%的罹患血栓的航空旅人都是運動員、耐力運動員,例如馬拉松選手。他們也列出喜愛航空旅行的運動員帶有的血栓因素:



  • 低血壓、低心率

  • 受傷或疲勞、乳酸嚴重堆積的肌肉

  • 82%都是低於60歲的人

  • 高度會增加凝血因子


下飛機後(或長時間開車後),幾天內持續觀察身體有沒有症狀



  • 肌肉時常感到緊繃,一段時間都不會消退。

  • 上述症狀在站著或走路時更嚴重。

  • 腿部腫脹(比較搭短程飛機或開車時的腫脹程度)。

  • 下肢或膝蓋後方受傷或比較柔軟。

  • 上述地方摸起來溫溫的(我沒有這種症狀)。


更嚴重的症狀



  • 無法解釋突然的呼吸短促

  • 呼吸急促

  • 胸口感覺緊繃,呼吸時會疼痛(我朋友說感覺像是背痛)

  • 胸痛擴散到肩膀

  • 發燒

  • 咳血

  • 感覺輕微暈眩、頭痛


我很幸運的是我朋友提醒我這是血栓,但是當我比賽完回到家,我就忽略了小腿的緊繃感。有些案例中,醫生也會忽略這個症狀。所以要傾聽身體的聲音,如果有上述症狀,趕快到醫院檢查。


預防措施


要如何預防血栓,當我們在計畫中、訓練中和汽車上?



  • 在椅子上每15分鐘伸展腿部

  • 每1-2小時起來走動

  • 用電解質飲料補充水分(番茄汁、運動飲料),會比水來的好,要避免酒精

  • 注意自己用藥習慣,還有家族遺傳病史

  • 穿雙壓縮襪套可以避免水腫和血栓風險,但是要注意自己沒有肢體循環不良的問題,最好諮詢醫師相關資訊


 


{參考資料:Runner’s World/Ask Coach Jenny


2013年2月19日 星期二

為何腰酸背痛的人也常常會膝蓋痛

作者:甘思元


這道理很簡單,你先想想為何老先生老太太要撐拐杖?而且拐杖要撐在身體的前面不是後面。


答案就是和我在FB上一篇《為何站久、坐久、走久常常會腰酸背痛?》一樣的原因。因為,年紀大的人,長期沒用「腹橫肌」,所以脊椎挺不直了,只能向前彎,因此身體的重心也跟著向前移,為了讓身體不會前傾摔倒,只好用拐杖來支撐身體。


所以,為何腰酸背痛的人也常常會膝蓋痛? 就是因為:腹橫肌沒力–>脊椎挺不直–>一直拉長脊椎後面的肌肉終日難以休息–>腰酸背痛–>軀幹向前彎曲–>走路時身體前頃–>以膝蓋為支點來支撐身體走路(這時你可以想成,拐杖是用來分散膝蓋壓力的工具)–>長期以膝蓋為支點的走路方式,膝蓋終究會痛起來!!!這就是為何腰酸背痛的人也常常會膝蓋痛的原因。


要如何解決?


01-326869_489619424404980_1467359880_o


 


1. 要練腹橫肌把軀幹挺直,讓「龍骨」被好好保護,有韌性的穩定。動作就是我上一篇FB教的動作。


2. 如果上一個動作沒問題了,就是可以撐30秒以上,做三次,身體都穩如泰山,不會皮皮挫。那接下來的動作,就可以同時讓你的膝蓋不痛的動作。練臀肌!


啊?!連臀肌可以改善膝蓋的疼痛?是的,軀幹強了,就要讓身體走得有效率,不要讓膝蓋獨撐大局(身體的重量),要靠強而有力的臀肌!讓髖關節來分擔膝蓋的壓力吧!


02-387730_492192274147695_508465239_n


動作:身體仰躺,膝蓋彎九十度勾腳尖,把其中一隻腳的膝蓋往胸部縮,然後縮緊腹部,用臀部的力量把身體抬起,維持穩定30秒,休息30~60秒,做3~6次。關鍵是,軀幹依直保持穩定且紮實,不可過度挺腰或挺不直。


加油!!! 這就是結合腹部核心與臀肌訓練的最佳動作!同時消除腰痠背痛與膝蓋痛。


2013年2月18日 星期一

專業恢復:足底筋膜炎(Plantar Fasciitis)

56569779_XS


每踏出一步,我們的腳都在吸收體重帶來的衝擊,如果說大約有15%的跑者都有得過足底筋膜炎,不誇張,這是跑者最容易得到的運動傷害。


足底筋膜炎就是運動時,從腳踝到腳趾頭的韌帶和肌腱小的撕裂傷或發炎,這時候我們的足弓處會隱隱作痛、腫脹或是腳踝下方疼痛,通常早上疼痛的感覺最為明顯。


誰是高風險族群?


高弓足或低弓足都是高風險族群,因為這兩類人的足底筋膜都會過度拉扯;騎他的誘發原因:足底過度內旋或外旋、練跑的里程數增加太快、久站、髖屈肌(hip flexors)太緊、核心肌群較弱、有下背痛的病歷。


久站特別容易得到足底筋膜炎的狀況是,站在比較硬的地面,卻沒有穿上足以支撐腳底的鞋子,這時候狀況會更嚴重。背部問題和較弱的核心肌群會漸漸影響你的走路方式,最後腳會開始感覺有異狀。


怎麼減輕訓練中的疼痛?


足底筋膜炎是出了名難搞的的運動傷害,這時候如果忍痛訓練,反而會讓症狀加重。完全恢復從3個月到1年都有可能,平均來說需要半年,如果症狀長期沒有恢復,最好完全停止訓練。症狀較輕,可以輕鬆慢跑或是游泳,或騎自行車和踩橢圓機可以維持體能,但可以運動的前提條件是:無痛。


恢復



 


除了腳踩網球(或按摩滾筒)滾動、腳抓毛巾之外,可以拿紙杯裝水放進冷凍庫,結冰後撕開紙杯,就變成冰柱,也可以用在按摩其他患部。另外,也需要積極的伸展足底。


另外,核心肌群訓練也不能忽略,有些跑者多年來深受足底筋膜炎困擾,其他功夫都做了,但卻忘了練核心,部分的患者訓練後症狀有改善。


預防再次復發


選跑鞋的時候,要挑合腳型的鞋子,最好的方式就是到專業的鞋店用儀器或請店員幫忙挑鞋。另外,足底痊癒後還是要持續伸展、按摩,做核心訓練。


菁英選手的治療法


馬拉松最佳成績為2小時26分的菁英選手─Magdalena Lewy Boulet,2007年時,她曾經有嚴重的足以筋膜炎,症狀嚴重到開始考慮引退體壇,而她的治療方式其中包括了主動式伸展(active-isolated stretching),「它救了我!現在我每天2次花15分鐘做主動式伸展。」Magdalena說。



足部檢測



  • 應該停下來:跑步中足弓疼痛、足弓經常疼痛,或是按壓會痛,就算跑前熱身,跑步時還是會痛等症狀。



  • 警訊:一早下床有疼痛感,久坐後起身時疼痛,或是跑步前幾分鐘會痛。



  • 可以跑步:完全不會痛時,包括早上起床不會疼痛,赤腳走在硬地面換步都不會痛。


 


{參考資料:Runner’s World}


2013年2月16日 星期六

維多利亞的秘密:模特兒Candice Swanepoel火辣身材的秘密

Dimitrios Kambouris


圖片來源:http://bwanzor.wordpress.com/page/6/


模特兒的保養目的,就是讓他們有健康、美麗的外表,火辣的身材背後,也不是光靠飲食調整的喔!運動讓他們的線條更漂亮,維多利亞的秘密模特兒Candice Swanepoel,就有自己的一套飲食和運動秘訣喔!


阻力訓練(resistance training


Candice-Swanepoel-05


圖片來源:http://coolfunclub.blogspot.com/2011/08/candice-swanepoel.html


Candice Swanepoel每週都會安排數次阻力訓練,來維持好身材,它不只可以讓身材變精實,也可以維持健康、心情變好。阻力訓練的意義和目的與重量訓練相同,只是以「阻力resistance」來代替「重量」。阻力訓練從最基本的伏地挺身,也可以包括由橡皮帶、氣壓或液體壓力裝置所產生的阻力,還有重量訓練中所用到的啞鈴、杠鈴及其他器械。


德克薩斯大學(University of Texas Medical School)的運動生理學家Troy Tuttle表示,阻力訓練是防止肌肉、骨骼流失最好的運動之一,降低骨折發生機率。




瑜珈


所有休閒活動中,瑜珈是Candice最喜歡的其中一項,只要有空就會做瑜珈。


瑜珈可以加強身體柔軟度,還可以強化肌力、骨骼。不過瑜珈並不是完全沒有運動傷害的風險,最常見的運動傷害就是:過度伸展。然而,專家還是同意正確的瑜珈觀念,可以增加肌肉柔軟度、體態可以變得更纖長,當然瑜珈這類緩慢的伸展運動,也能夠讓心靈平靜,有益身心健康。


大量的水


就算你對練成火辣身材沒興趣,健康的飲食計畫還是很重要的,Candice建議大家要喝大量的水。我們身體有大約60%的體重來自水,所以維持健康,最重要的其中一個關鍵就是補充細胞的含水量,還有維持體類系統運作、使身體重要器官排毒。如果缺水嚴重會致死,輕微的症狀會降低身體的能量,所以需要補充足夠的水分,目前水分攝取標準是:成人每天8杯水,每杯至少8盎司(大約240c.c.)


綠色蔬菜


Candice保持健康的秘訣之一就是將大量的綠色蔬菜,加入自己的菜單中,雖然這是大家都知道的健康知識,但是真正做到的人很少。一方面是味道並不是廣受大家喜愛,一般都會做成沙拉、餐盤上的點綴蔬菜。


但是綠色蔬菜富含維他命、抗氧化劑,特別是深綠色蔬菜,可以預防提早老化、維持細胞健康。


 


{參考資料:VOXXI


探索式的運動,有時候會發現不一樣的驚喜

「探索式的運動,有時候會發現不一樣的驚喜。」─陳仲仁


今天一早帶張悠遊卡、手機和一件小雨衣,不管任何天候都不怕,可以在山上待很久。早上受到啟發,在Facebook上寫的:「前進式運動的其中一個好處是,每次回頭,看剛才走過的路時的成就感。今早從身後的都市叢林上上下下山稜線到這裡。一直覺得台北是跑山徑最好地方。」前進式運動,因為一直前進,會看到很多不同的驚喜,不會讓你失望。


IMG_2764


從港墘站附近出發,大約5分鐘到金面山登山口,上到金面山上的剪刀石,沿路上下稜線、鞍部,到大崙尾山頂,下到碧溪產業道路,再上到大崙頭山頂。


IMG_2753


我從內湖出發在金面山區的剪刀石跑到大崙尾、大崙頭,去看白石湖吊橋,完全沒有目的,在不同的山路上亂鑽,看到很多驚喜,像是在山頭上看到保育類的台灣藍鵲一整群往市區飛,我很驚訝怎麼不是往山上飛,有可能是去覓食吧!還有,昨天雖然是好天氣,今天一早比較多霧,好天氣不一定可以拍到好照片,我就覺得今天拍的照片很不錯。


IMG_2722


剪刀石


IMG_2755


大崙頭步道入口


IMG_2768


IMG_2773


白石湖吊橋


2013年2月15日 星期五

東京馬拉松攻略一.Expo上篇

二月廿四日是東京馬拉松,吸引不少台灣和香港的跑者參加。台港兩地算東京馬拉松的海外大戶,香港去年以346名參加者排第二,台灣以313人排第三,居首的是美國,有757名跑者參與。希望分享一些東京馬的心得,讓大家盡可能滿載而歸!


匯率篇


安倍晉三上任後,日円兌美元只會一直下跌,香港跑友不妨留待最後一周才兌換。


Expo拍照篇


東京馬拉松的Expo位於港區有明的Tokyo Big Sight。拍照的跑友特別注意,因為室外和室內的溫差大,若忘記給攝影機一些溫暖,暖空氣滲入攝影機後,水氣便會在冰冷的鏡頭內結成水點,抹也抹不掉,室內拍出來的照片全都矇矓了。


若忘記了也不是沒有辦法,可以向餐廳要一些免費冰,用袋裝好(最好也買一點東西)冷卻攝影相,鏡頭內的水點隨即消失。


Expo交通篇


 


01


各位千萬不要一下飛機即趕往Expo,因為會場實在太大、太多東西看、太多贈品小冊子可以取、也是血拼的大好機會、還有各個影相攤位和遊戲,可以消磨整個下午的時間。希望爭取休息的跑手,盡可能早一點到達東京,千萬不要因休息而不逛Expo,這實在太太太浪費了...


到會場的交通,除了在豐洲和新橋轉電車,若酒店鄰近JR山手線的鐵路站,則可以在國際展示場站坐埼京線鐵路,到大崎站轉山手線,更方便便宜。


Expo


02


最先是取號碼布及登記,現在還有懂手語的工作人員,真令人窩心。


03


Expo購物篇


現在售賣的運動用品琳瑯滿目,除了各大體育品牌,當然還有東京馬拉松自己出的Asics產品。不過一件Tee也要三千円,風褸是六、七千円起跳,再加上日圓匯價仍然偏高,還是拍照和window shopping好了。


Expo周六下午人氣最旺。若太遲去到,受歡迎的款式只剩下大碼和加大碼,要買S和M的跑友最好早點到。


04


相信身經百戰的大家,家裡已有各種各類比賽的記念Tee,未必需要再買衣服了。要買記念品給自己留念,或送給來不了的跑友,不妨其他較便宜及特別的周邊產品,雖然一支筆都要三、四百円,一塊可摺為揚聲器的膠要八百円,一個杯也要過千円!


但還是有大批人排隊買,現場要排隊才可以進入攤檔!沒有辦法,這裡是日本,日本就是可以令大家,心甘情願乖乖排隊付款。


這些紀念品只會在Expo才買得到,街上是找不到的,所以想買便不要猶豫了。若帶不夠現金掃貨,最後一個機會是馬拉松結束後,但貨品的種類少得多了。Expo的會場也是馬拉松終點,最後出口前有一個小小的攤檔,要購物的不要錯過!


05


例如東京馬拉松特別版人形燒,七百円一盒:


06


還有今年大會的主題海報,每張盛惠一千円:


07


這張海報看似沒有特別,但走近一點再看:


08


原來印了所有參賽者的名字!


對愛好音樂的跑手,必買的東西肯定是以下這幾隻大碟──Tokyo Marathon Music。


09


 


圖片來源


我見識過不少比賽,但為馬拉松創作主題音樂,甚至發行唱片,只有東京馬拉松!(左上角那一隻single是上月才發行的新碟)去年出了四張大碟,每張盛惠是二千一百円。與其他記念品一樣,東京街上的唱片店並沒有發售,只可以到amazon等購物網訂。


大家可以google “Tokyo marathon music”,便可以在有關網站試聽。四隻碟我買了三隻,回家後才發現,原來Expo會場播的背景音樂、比賽沿途打氣樂隊奏的樂曲,不少都有收錄在這張唱片,每次播放都勾起東京馬的回憶,誠意推介Trial 10KM和黃色的Runner’s choice。


下回再跟大家,介紹其他有趣的攤檔和表演。


以下是我的2012東京馬拉松Expo的相簿:


https://www.facebook.com/media/set/?set=a.10150717619950649.463034.539715648&type=3